成都打出“组合拳”背后的决心、魄力和后劲

 立春之后,成都接连打响重大项目推进“发令枪”。从加快前期、落地开工,到加快建设、竣工投产,一系列标志性、功能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作为稳增长的“牛鼻子”,传递出成都全力以赴“拼经济”的决心和信心。   今日之项目明日之产业,今日之赛道明日之优势。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以项目建设的抢先布局带动高质量发展关键环节的率先突破,从这一角度来看,上周成都通过重大项目集中推进和相关政策

财富成都热点关注:


未来中心 摄影记者 王效


“进”的决心

以项目为抓手强功能、塑优势,是为“进”的决心


2月6日,大地青绿,飞机轰鸣,成都市2023年一季度“三个做优做强”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在成都东部新区举行。活动现场推进342个重大项目,总投资3222亿元,涵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及社会事业等多个领域。主会场之外,各区(市)县分别开展推进活动,在全域范围内掀起大抓项目的热潮。

项目建设是稳投资增后劲的根本抓手,无论是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改善,还是民生保障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都离不开项目的推动。新年伊始,成都从项目着手汇聚发展的澎湃势能,本身就是向外界释放奋进决心之举。

“我们以高质量抓项目、抓高质量项目为主线,来推动项目工作抓到实处。以重大项目来推进有效投资,促进全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动现场,成都市发改委主任杨羽表示,把握全年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抓项目促投资是一个重要引擎。

一场集中推进活动,只是成都抓项目促投资的一个切面。

从更大范围来看,此前公布的《成都市2023年重点项目计划》编列了90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逾2.4万亿元,还“优中选优”,遴选了100个市级重点推进项目,由市领导牵头,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包干推进。

从另一方面来看,成都大抓的重点项目突出了对重大战略规划的强支撑、优布局,也突出了对产业体系的锻长板、补短板。

2月10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正式印发《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3年重大项目清单》,共纳入标志性重大项目248个、总投资3.25万亿元,2023年计划投资3395.3亿元,包括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提质改造工程、成渝中线高铁、成都龙泉驿区中创新航项目等标志性项目。

2月7日,成都市经信局释放消息,成都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实现“开门红”,全市共有48个工业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660.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8.3亿元。今年,成都将着力促进复星医药创新疫苗总部及产业化基地等133个项目开工建设,奕斯伟板级封装系统集成电路项目(一期)等177个项目加快建设,中航锂电成都项目(一期)等155个项目竣工投产。

成都市经信局工业投资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465个亿元以上重大工业和信息化项目将成为产业建圈强链的“主力军”。“产业建圈强链取得开门红,成都加快构建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戴宾表示。


“成”的魄力

以政策的优质供给加快项目推进是为“成”的魄力


重大项目开工只是开端,“发令枪”响之后如何跟踪问效?如何真正让项目投资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实力?

今年,成都将建立“六个一批”项目清单,通过挂图作战方式,推进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让项目问题“一键直达”、项目服务“实时抵达”。这一举措,不单强调了项目开工的作用,更加突出了项目的落地投运、谋划储备、培优育强、激活提升,通过系统性观念推进项目工作,从而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上周,成都连续出台两个重磅政策措施,进一步健全政策匹配和要素供给体系。

《关于聚焦产业建圈强链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着眼以城市主导产业提质带动整体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这是继成都出台助企健康发展30条、稳增长40条、纾困10条等政策措施之后,从保障高质量发展所需的要素和政策出发,支持市场主体“强起来”的举措。

《关于加快推进“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三高”为建设导向,以“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云上一座城”为建设理念,围绕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全流程和闭环工作管理机制,切实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例如,政策明确支持重大项目招引促建,鼓励跨重点片区联合招商,探索建立招商指标与利益共享机制,这将进一步片区发展激发活力,带动项目滚滚而来。

从长远来看,两个政策措施一个做强实体经济、瞄准现代化产业体系蓄力;另一个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全面增强人口和经济承载力,都是为城市长远发展深植优势。从当前来看,两个政策措施都通过强化要素保障、实现政策赋能,将为成都招引更多优质项目增强吸引力。

在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任、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看来,政策措施实际上是基于投资者需求的一种城市算法模型,成都要站在投资者的立场构建新的算法,针对要素资源价值、项目落地成本、财政税收补贴等重点领域构建一套有利于促进企业、资本落地的算法机制,为“投资者”算出“利益最大化”的开放型解决方案。

一个鲜明的例子就发生在上周。2月7日,“亿纬锂能动力储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总投资约100亿元的20GWh动力储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正式落地成都。另一方面,上周召开的市政府常务会议上,《成都市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提交审议,从4个方面明确11项任务,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建圈强链。企业负责“链主”进场,城市负责场景应用,双向奔赴,有望激发更大发展潜力。


“冲”的后劲

春耕号响,成都切实发挥投资的引领作用,激发城市发展内生活力,以澎湃之势,一往无前


2月7日,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提出要坚定贯彻“统筹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要求,突出完整内需、优质供给,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此前的市委经济工作会上,成都纲举目张地把“扩大内需要有力有效”摆在“九个有力有效”首位。

从成都市统计局对外公布的2022年成都民间投资相关数据来看,去年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4%,增速较前三季度回升5.3个百分点,高于全部投资增速0.4个百分点,特别是去年四季度以来,激励投资项目开工建设政策持续显效,民间投资回升明显。在一系列稳经济政策帮扶下,投资活力有效激发。

当前,成都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带动全社会投资,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以投资激发内生活力,助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重大项目所积蓄的“后劲”。

2月10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成都市委、市政府近期出台的《关于支持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水平开放的若干政策措施》进行解读。随后,成都市青白江区发布《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建设发展机会清单》。

铁路港经开区三大重点片区今年将启动实施投资超270亿元的97个基础配套项目,释放出大量的规划设计、项目运营、项目建设需求;总投资96亿元的4个重大城市有机更新项目正有序推进实施;总投资超100亿元的城厢(临港)未来公园社区分步规划建设……城市发展的机遇向社会释放投资的红利。

现阶段,成都跨越经济总量两万亿台阶,正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量质齐升”,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巨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扩大有效投资空间广阔。

2月9日的全市水务工作会议上透露,今年,成都市水务局策划水务重点项目147个,总投资2151亿元。“要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加速推进成都现代水网工程建设。”成都市水务局局长廖暾介绍,其中将以天府蓝网作为统领,今年开工建设天府蓝网300公里,建成150公里。

接下来,成都还将召开天府蓝网场景项目推介会、发布项目机会清单,让社会资本为城市增添发展的源头之水。(来源:成都商报

您可能还感兴趣的文章

参与讨论,请先登录| 注册

新浪微博快速登录腾讯QQ快速登录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 欢迎您,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财富成都立场。 
最大支持255个中英文字符 
全部评论() 最新评论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获得每日精选资讯
官方微博

更多>>最新资讯
油菜花客流归来 粮油有望迎丰收…
油菜花客流归来 粮油有望迎丰收 成都“天府粮仓”花田喜事多

成都市天府粮仓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在油菜花地开设火锅店,营造“把春天煮进火锅里”的消费场景,吸引游客。

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知识产权赋能…
今年西部首个环保主题展会将于3…
成都市温江区海科幼儿园开展“世…
全省率先!成都青白江区推出项目…
成都首批TOD保障性租赁住房明…

广告位空缺中,如有需求请联系站长

更多>>热门资讯
绿色金融改革,成渝如何“碳”索…
绿色金融改革,成渝如何“碳”索新市场?

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1.76亿吨,累计成交额达75.05亿元。

力争2025年新能源车保有量达…
3年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成都新版体育赛事体系规划正式发…
成都,奔赴超大城市这30年
一目了然!手绘政府工作报告里的…
推荐服务Recommend Service
深入财富成都
创业交流
交流站
案例
人物
故事
新蓉商
智库分享
专栏
TA说
分享
成都头条
快报
奢华人生
热点话题
读图
财富论坛
最新动态
关注500强
孵化器
官方发布
天府新区
天府快讯
政策
组团
会员服务
智慧社区
推荐服务
合作伙伴
帮助中心
关于我们
RSS订阅
网站地图
加入我们
寻求合作
寻求报道
常见问题解答
投资项目库快捷导航
[{"url":"http:\/\/www.chengduvip.cn\/","img":"http:\/\/chengduvip.cn\/data\/upload\/photo\/Banner\/2022\/11\/b\/638079e33bb0f.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