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成都热点关注:
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
由省财政投资9223万元启动的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9月9日将在第二届天府国际种业博览会上正式揭牌亮相。这是目前我国首个综合性省级种质资源库,它相当于种子界的“诺亚方舟”——即使今后的某一天,某一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只要中心库里有它的“种子”,它就还有机会再现。
这个“诺亚方舟”长什么样?里面究竟保存有多少基因的“密码”?
有何用?
保存、研究、应用、选育一体
走进位于邛崃市的天府种业园,一幢颇具现代感的灰色大楼十分醒目,四川省农科院基地办副主任刘强正和承建单位博易智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文龙一道指挥技术人员对整个系统进行最后的整理和调试,包括智能指挥系统、恒温系统、种子贮存箱、储存仓库温湿度等。“这是全国一流的种质资源库,将打造成一个集种质保存、开发利用、科普展示功能‘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种业‘大脑’,我们一定要让它呈现出最好的状态,服务四川种业振兴。”蒋文龙表示。
目前,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已开始试运行,部分种质资源正在陆续入库,将涵盖农林牧渔草,可保存种质资源180余万份(剂),其中农作物种质资源52.4万份,畜禽种质资源105万剂,水产种质资源26万剂,保存期长达50年。
“巴蜀大地物产丰富,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四川的种质资源丰富度位居全国前列。我们的种质资源库,相当于一个庞大的‘基因库’,今后不仅将尽可能保存我们本地种质资源的基因信息,以及从全国收集的各种种质资源,还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分析、研究、应用、选育,真正为‘天府粮仓’种业振兴贡献力量。”刘强表示。
存放在库的种质
怎么存?
种子入库前干燥处理建档
进入种质资源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大屏幕,上面有整个资源库中每个储存流程、每个储存单元的各种数据,包括种质资源种类、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确保这些珍贵的种质资源能在这里安全地“睡眠”。
“这个过程并不是把种子装进瓶子放起来这么简单。”据刘强介绍,一粒种子被送到这里,需要经过智能控制系统的一整套流程:首先是干燥处理,这需要在15℃温度和15%的空气湿度下完成,保证贮存的每一粒种子干湿度都相差无几,同时还要保持其活性;处理后的种子会放进专门的贮存箱封装,先通过缓冲区域,让其与库内相适应,然后通过传送履带进入贮存库。“整个贮存库内无人无菌,因此所有的工作都由智能机械臂完成。它能识别每个贮存箱的条形码,然后把贮存箱放到指定的货架上。”刘强说。
同时,每种种子的保存要求不同,整个种质资源库也被分为很多区域,比如长期保存的仓库,温度需要常年保持在-20℃,贮存时长可达50年;有一些需要进入中期库的,室温则需在0℃到-4℃之间。针对不同类型的种质资源,保存方式也有所差异,“有的动物种质资源,我们保存的是其精液、卵基因成分,这类资源根据情况将会用液氮封存。”
有什么?
收集到一批特异性独占性资源
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和畜禽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我省已全面完成了162个普查县(市、区)和48个重点县(市、区)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普查与系统调查工作,共征集和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9880份;完成了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区)的畜禽(蜂、蚕)资源全面普查,新发掘畜禽蜂资源17个。其中,亚丁牦牛、羌山云朵鸡等8个畜禽新种质资源成功通过国家鉴定,凉山黑绵羊、玛格绵羊、荣昌猪3个资源入选全国十大畜禽优异种质资源。在国家项目基础上,省财政专门投入280万元新增14个农业县(市、区)农作物与食药用菌种质资源的系统调查,新收集种质资源1672份;国省两级行动共收集农业种质资源11552份,抢救性收集到一批特异性、独占性资源。梯田红米、带绿荔枝、彭州大蒜、得荣树椒、达川乌梅、巴塘四倍体小麦甲着6个特色资源先后入选“全国十大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
“比如这个,这可不是普通的小麦,而是代表‘国字号’种质资源的‘甲着’小麦。”刘强拿起一瓶密封的小麦种子告诉记者,一般小麦大多是六倍体(即含有6个染色体组),而“甲着”是近几十年来收集到的唯一一种四倍体小麦品种,该小麦的黄铜和叶黄素含量非常高,“我们的研究人员将通过杂交的方式,把这些优良基因转育到六倍体小麦和面包小麦中,成为富含功能性的新品种,比如当代年轻人喜欢的意大利面,其制作所使用的硬粒小麦偏硬质,也可以用‘甲着’小麦的软质优良基因进行性状改良,以培育出更多适合国人口味的产品。
(来源:成都日报)Copyright © 2012-2023 财富成都融媒体—— 政务融媒体专业服务商! All Rights Reserved .
技术支持:全分享蜀ICP备13003206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0274号
蜀ICP备130032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