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活力正不断注入成都高质量发展之中

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提升至第24位;1-8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预估完成9473亿元,同比增长5.61%,科创板上市(过会)企业增至19家,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96484件,同比增长28.7%……一张张数字实时“跃动”的“成绩单”充分表明,成都正在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财富成都热点关注:


▲成都科创生态岛

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提升至第24位;1-8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预估完成9473亿元,同比增长5.61%,科创板上市(过会)企业增至19家,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96484件,同比增长28.7%……一张张数字实时“跃动”的“成绩单”充分表明,成都正在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作出重要指示,“必须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明年经济工作九大重点任务的第一项。

回顾这一年,成都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创新工作“一号工程”,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从科技成果转化28条,到推动“双发力”的重点改革任务……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效应逐步显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创新平台在蓉加速聚集,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涌现,城市创新活力正源源不断地注入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之中。毫无疑问,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越显著,经济新动能就越澎湃。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已然成为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与核心动力。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预计突破1.3万家

蓉创企业“造”出“新质生产力”

今年1月初,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创板上市,实现今年成都本土企业科创板上市的开门红。而就在11月,中国证监会公布批复,同意成都华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注册申请……资本市场上的“成都军团”正不断壮大。

数十台新型显示设备生产装置布局在24小时运转的车间内,身着防静电工作服的研发人员紧盯设备上实时显示的技术参数……这便是今年9月辰显光电开工将要打造的全球首条TFT基Micro-LED显示屏生产线,届时这一全新赛道将首次迎来“成都造”。

再看通威太阳能的智能制造车间,随处可见的一台台机器列队整齐,根据自己的分工进行有序的忙碌……就在12天前,投资约105亿元的通威太阳能光伏25GW电池与20GW光伏组件项目正式签约落地成都,成都再添百亿级光伏产业项目。

企业既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也是技术进步的推动者。科技创新已然成为蓉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破冰突围的“利器”和“法宝”。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成都一直在“加速跑”。目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预计突破1.3万家、科创板上市(过会)企业19家。以2022年数据为例,去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达3489家,较2021年增长95%,日均新增约10家高企。

高企数的快速增长,与之带来的是新质“生产力”——截至今年8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预估完成9473亿元,同比增长5.61%。1-9月,全市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085.95亿元,同比增长34.08%,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金额664.06亿元,同比增长86.23%。

这些加速上扬的增长“曲线”,足以窥见成都在创新驱动之下迸发出的澎湃活力。

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总数增至146个

高能级平台“创”出发展新动能

5天前,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正式投入科学运行,将为破解暗物质“密码”而努力。从锦屏山一路向西北,海拔4410米的稻城海子山上,“拉索”上千个探测器正仰望星空,追逐宇宙线踪迹,叩问宇宙奥秘……在川“国之重器”高质量建设和运行的背后闪耀着众多成都科创团队的身影。

“下山”来到成都平原,高能级平台“拔节生长”的创新画卷正徐徐展开。一个月前,我国国防创新领域首个国家级创新中心——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在蓉揭牌,未来将成为航空领域创新策源地。21天后,成都又迎来先进技术成果西部转化中心,这是继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之后的第二个国家级区域中心。

再沿着天府大道一路向南,高能级创新平台可谓是“枝繁叶茂”。今年4月,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在成都高新区揭牌运行;8月,“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标志着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迈出重要一步;11月,微波与光子集成前沿研究中心正式挂牌入驻天府绛溪实验室,这是今年以来入驻天府绛溪实验室的第四个前沿研究中心;12月,四川天府新区北理工创新装备研究院在兴隆湖畔揭牌……

这一年来,成都重大创新平台“能量”溢出效应明显——新增四川航天长征装备制造技术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7个,总数增至146个;天府实验室开展微纳电子等领域80余项新技术、新产品研发项目攻关;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设立“细胞基因治疗研究院”等14个成果转化平台;国家超算成都中心已累计为中科院等150余家高校院所提供算力服务。

从高能级创新平台在蓉发展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为国铸剑”的战略科技平台,还是赋能发展的产业创新平台,都在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赋能,为这片创新沃土贡献强劲动能。

高新区将规划布局30余个中试平台

创新成果“转”动发展新引擎

“这是三聚氰胺泡绵,是一种新型环保海绵,由我们自主研发,已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文澜智谷中试产业基地首席技术官、总工程师叶锐在青白江区的一个老化工企业的厂房里建起了“中试车间”,并在这里孵化了8家企业,完成科技成果转化近20项,转化率100%。

与文澜智谷相同的中试平台还有很多,高新蜂鸟智能硬件中试平台就是其一。这个平台为包括登陆科创板的极米科技在内的上百家科技企业、高校院所提供服务,推动200多个科研项目实现产业化。

11月,在北京徐徐寒风下,近百家蓉企代表在北大校园里如火如荼地“找矿挖宝”——像这样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双向奔赴”经常在成都上演。截至目前,“校企双进·找矿挖宝”成果对接系列活动,已组织3000余家科技型企业走进80余所高校院所和国字号平台,对接挖掘技术成果2600余项。

在成都,科技成果转化虽然并不是什么新鲜词,但自上而下的创新探索始终没有停止。今年初,成都高新区提出“中试+”生态理念,未来5年将设立50亿元中试基金,规划布局30余个中试平台,全力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瓶颈。7月,《成都市进一步有力有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提出28条具体政策措施,推动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在创新实践与政策措施“双轮”驱动下,成都正在科技成果转化上精准发力。作为2023年科技创新的“一号工程”,有力有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成都科技、产业领域的“高频”记忆。

科技成果转化是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核心引擎,成都正牢牢稳住这台高质量“发动机”,并不断为创新链和产业链输送宝贵“燃料,让一个个“成都创新”“成都智造”源源不断地从实验室里走向生产线,为城市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点燃“科创引擎”。

(来源:成都日报)


您可能还感兴趣的文章

参与讨论,请先登录| 注册

新浪微博快速登录腾讯QQ快速登录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 欢迎您,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财富成都立场。 
最大支持255个中英文字符 
全部评论() 最新评论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获得每日精选资讯
官方微博

更多>>最新资讯
车轮上的成渝双城 越走越近

11月17日,随着现场作业人员将长40米、重千吨的箱梁稳稳落在麻湾特大桥31-30号桥墩上,标志着成…

前10月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旅客吞…
成都开行定制公交 打通园区“通…
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技改“进度…
全国首发!成都人形机器人领域实…
成都“成电系”科创板上市企业+…

广告位空缺中,如有需求请联系站长

更多>>热门资讯
四川打造“中国元宇宙谷” 想干…
四川打造“中国元宇宙谷” 想干成2500 亿

四川16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三星堆出土文物将在香港展出
9条重点产业链40家“链主”陆…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融合……
成都推出六大惠企新场景,死磕营…
“四川造”首款自主可控基础软件…
推荐服务Recommend Service
深入财富成都
创业交流
交流站
案例
人物
故事
新蓉商
智库分享
专栏
TA说
分享
成都头条
快报
奢华人生
热点话题
读图
财富论坛
最新动态
关注500强
孵化器
官方发布
天府新区
天府快讯
政策
组团
会员服务
智慧社区
推荐服务
合作伙伴
帮助中心
关于我们
RSS订阅
网站地图
加入我们
寻求合作
寻求报道
常见问题解答
投资项目库快捷导航
[{"url":"http:\/\/www.chengduvip.cn\/","img":"http:\/\/chengduvip.cn\/data\/upload\/photo\/Banner\/2022\/11\/b\/638079e33bb0f.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