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温江快报:2015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实施小街区规制。同年9月,《成都市“小街区规制”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出炉,而近日温江规划局最新消息表示,温江借鉴了小街区规制的国际国内范本,确定城南片区、红桥片区进行打造探索。两大片区如何规制?有何特点?
小街区规制的温江探索
所谓“小街区规制”,指的就是由中小街道分割围合、街区规模在50亩左右、公共服务设施就近配套的开放街区模式。
城南片区。该片区为温江旧城更新重要区域,具有毗邻光华核心、多条轨道线路环绕等区位优势,且原有企业用地面积小,小街区实施条件较好。早在2008年,温江计划进行该区域城市更新时,区规划局就曾提出实施小街区试点的思路。
2013年,区规划局以美国ZGF设计事务所主持的概念规划设计为基础,编制完成城南片区控规和城市设计。基本思路为:一是加密路网、优化循环。落实“窄路幅、密路网”要求,规划建设快速路2条、主干路3条、次干路4条、支路11条,合理调整支路间距和线型,路宽控制在20米以内,增强道路可达性,缩短出行距离,提高公交渗透能力。二是引水入城、做水文章。规划以杨柳河、凤溪河为轴,通过水系串联绿地及开敞空间,形成生态绿环,塑造创智湖、中心广场等多个景观节点,点线面结合形成“一轴贯通、两水绕城”的水生态系统。三是打开围墙、增添活力。变“大围墙、街坊制”为“小围合、街区制”,强化片区内公共空间的市民参与度,临街设计充满人气和生活趣味的街头绿地、小广场、商业铺面,以公共服务设施构建街区核心,增强街区活力。
红桥片区。2014年,区规划局完成红桥0.24平方公里核心区的小街区城市设计,力图通过更精细的规划编制手段来改善土地价值、交通理念和人居品质。
基本思路为:
一是“多样化”土地混合利用。推动规划管理尺度由“地块”向“建筑”转变,改变单个地块承担单一居住/商业商务功能的建设模式,通过土地混合利用,合理设定商住比例,建设复合功能建筑群,充分实现职住平衡和产城融合。
二是“景观化”生态肌理保护。传承川西农耕文化,利用温郫都自流灌区水系脉络,顺应原有河渠自然走向调整路网格局,使城市路网与河流水系相得益彰,实现“引水入城”与“水在城间”相适应、“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结合;拓宽河道,通过塑造滨水景观、植入特色街区,使原生态灌渠幻化为活力四射的城市生态轴线。
三是“便捷化”公共设施覆盖。精细化设置城市各类公服设施,做好慢行系统与学校、医院等公服设施的结合,文化元素与公园、广场等开敞空间的融合,公交站点与地铁出入口、小区出入口的接合,构建“10分钟”文化圈、公园圈和公交圈,打造“就近、便捷、高效”的城市服务网络体系。
小街区规制带给城市的“四个转变”
一、变“产城分离”为“职住平衡”。
小街区规制模式下,通过多种尺度“功能混合”,城市功能更趋完善:在城市层面,通过居住与办公的混合,集中布置就业岗位充足的商业商务空间于轨道交通沿线,形成串联居住片区的交通购物走廊;社区层面,在步行易达距离范围内,混合布置住宅与公服设施,创造便利生活条件;街区层面,每个居住或商业街区均设定商业与住宅的混合比例。
二、变“单一沉闷”空间为“多元活力”空间。
传统“大街坊”模式下,一般通过“地块界线”和“建筑退线”控制公共空间,通常只明确数量要求,鲜有提及质量控制,加之围墙形成区隔,公共空间比较沉闷。小街区规制则最大化共享公共资源和设施,通过减少非必要围墙,将主要开敞空间布置于高强度开发的街区沿线,步行不超过3个街区就可到达,形成对步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的鼓励效应。
三、变“消极”绿地为“积极”绿地。
传统规划模式下,绿地率不低,但服务水平却不高,主要有三类绿地:第一类为超大街区四周道路红线与建筑退线构成的环绕绿地,由于通常设置有阻隔行人的围栏而成为消极空间;第二类为大街区内的集中绿地,但各绿地间关联度很低;第三类为主干道沿线退让形成的带状绿地,一般仅供远观。小街区规划模式下,绿地同样包括三类:一类为单个街区的社区公园,有效服务周边地块;第二类为多个街区绿地组团形成较大面积城市绿地,绿地间连续性较强;第三类为多个半街区绿地接续成的城市带状绿地,形成城市生态系统和景观轴线。
四、变“街道”为“人行道房间”。
增强街道趣味性,形成更为积极街道空间,吸引更多市民上街,城市才显得有活力。小街区规制,就是力图转变人行道形象,通过临街商铺增强空间活跃度、通过“城市家具”提升空间舒适度、通过绿化植物改善空间感官度,把人行道等开敞空间幻变为城市的“房间”,把更多的人留在公共空间中活动。
(编辑:罗晓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