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成都热点关注:
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国家民族的未来。为持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让老百姓能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看病就医更加便捷,成都市卫健委一直在不断推进成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3月5日,李强总理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与医疗卫生健康相关的工作重点引起了大家关注。从智慧医疗推进建设到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从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到健全生育支持政策……每一项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报告中的工作重点在成都将如何落地落实?记者就此采访了成都市卫健委。
体制改革 关键词
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
支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2023年8月,人民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放射科放射技师黄灵秀正在将患者拍的片子上传到与成大附院共用的信息系统里。自从金牛区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纳入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医联体后,在社区做完DR放射检查,片子就会传给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的专家,由他们出具报告,再回传给社区。“相当于在社区医院看病,也可以获得三甲医院水平的医疗服务。”黄灵秀说。
老百姓看病的小事,反映出2023年成都医联体建设的成效。而在今年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中,不仅医联体建设会更进一步,还将涉及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疾控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
据了解,成都将在今年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制定紧密型医联体高质量发展和规范管理实施细则,建立完善激励约束考核机制。加强医联体内远程心电、远程会诊、医学影像、临床检验、病理诊断和消毒供应六大资源共享中心建设,提升医联体服务效率和同质化水平。
同时成都将持续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以此为契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出台支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配套政策,着力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培育、智慧医院建设等7个方面精准发力,支持市级公立医院综合实力整体提升,努力构建我市公立医院“一超两强多一流”的“1+2+N”新格局。
持续推动10个成都市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申请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备案,构建“成都区域药物(器械)临床试验(GCP)基地联盟”。力争新增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8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30个,县级临床重点专科50个。创建市级特色专科专病集群,重点打造10个专科、10个专病。
今年,成都在推动疾控体系改革方面,将进一步健全多点触发、高效灵敏的监测预警体系,完善医教协同、医老协同、关地协同机制。推动城市新区疾控机构实验室建设,14家区(市)县疾控机构提升多病原检测能力。加强医防融合,深入推进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有序扩大试点覆盖范围。
关键词 合作联动
纵向推动医疗资源下沉
横向深化成渝跨区域合作
2023年8月3日,在营门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6岁的徐先生正前来复诊。患有高血压的他,签约了社区家庭医生,进行长期监测和随访;2024年1月,万春镇中心卫生院医生刘红和护士孙敏组成“健康敲门小分队”,手提医药箱从卫生院出发。“我们准备去回访辖区内的两户失能老年人家庭。”刘红说。
这几年,家庭医生服务了大量市民,而今年成都将持续推进“全专结合”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42%,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率达82%。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内牵头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不低于20%的门诊号源。
“我们还将出台《成都市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运行机制,提高农村地区医疗保障水平。”成都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优质医疗资源继续下沉,成都还将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制定全市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实施方案,县(市)100%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
上下联动让资源更均衡,跨区域横向合作在2024年也将有新进展。今年成都将持续深化成渝卫生健康合作,有序扩增成渝两地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机构范围和项目数量,建立成渝地区生物样本库联盟,推动成渝采供血信息互联互通系统、中药院内制剂合作共赢项目等第一批合作项目落地,启动第二批重点合作项目遴选。
作为一个拥有21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科学布局医疗卫生资源十分重要。2024年成都将实施优化医疗设施规划布局三年专项行动,出台《成都市构建优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工作方案》,健全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今年,我们还将加快完成市三医院改扩建项目一期工程、市妇儿中心医院科技综合楼项目、市脑科学医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脑科学研究临床医院)、市五医院光华院区等5个项目建设。”成都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说,推进医疗卫生健康领域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国际化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探索通过校地合作建设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创新协作基地、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和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基地,让细胞治疗、核医学等前沿医学技术尽快应用到临床实践。
关键词 智慧医疗
智慧化便民就医不断扩面
累计建成智慧医院不少于57家
2023年成都市智慧医疗建设成效显著,不论是智慧医院建设,还是就医场景“一卡通”、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的推动,都让市民就医更加方便、快捷。2024年,智慧医疗建设还将进一步推进落实。
今年,成都市卫健委将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部省级医院共同研究制定信息采集标准,以成都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升级改造赋能项目为抓手,夯实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智化底座,通过数据的“标、采、治、存、用、享”逐步实现全市医疗信息汇聚与共享,提供统一协同服务。
推进“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90%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实现电子健康卡全流程“扫码就医”;在70家医疗卫生机构上线运行就医场景“一卡通”;在不少于50家医疗卫生机构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应用扩面;在不少于20家医疗卫生机构上线运行“信用就医”智慧医疗场景;在5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线数智家庭医生服务系统;确保所有公立三级综合医院和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建成智慧医院,累计建成智慧医院不少于57家。
除了就医场景智能化,急救效率也将更进一步。2024年成都将构建“就近救治+优质医疗+专科分类”相结合的超大城市紧急医学救援体系,依托川大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省骨科医院、军队医院、市三医院等在蓉优质医疗机构建立11大类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医院,针对大规模创伤、烧伤、中毒等突发极端情况快速响应、分类处置。提高旅游景区、学校、交通枢纽等重要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配置水平。
关键词 中医传承
推动中医药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促进“中医药+”融合创新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需要创新,但中医药传承也不可缺少。据了解,成都今年将持续推动中医药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争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推进公园城市中医药融合创新发展。
“我们将统筹聚合资源要素,推动中医药资源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新引擎、公园城市建设新表达,促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在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县、温江区、邛崃市等地谋划建设公园城市‘中医药表达’示范点位。”据成都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将打造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中医药康养文化旅游长廊等。立足24个重点片区功能定位规划“中医药+川西林盘”特色布局,将中医药业态创新融入川西林盘。
深化省级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争创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开展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持续深化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组织开展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基层中医特色优势专科申报。督促公立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服务水平。推进各区(市)县中医质控分中心建设。
优化基层中医服务供给,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深化中医强基层“百千万”行动。支持温江区、龙泉驿区、金堂县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中医馆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阁建设,指导东部新区、简阳市补齐建设短板。推动中医药适宜技术融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0-3岁婴幼儿中医药健康管理水平。
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慢病管理、康复、安宁疗护等方面的独特作用,积极推动中医老年病科、中医儿科学科建设,加强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医药健康服务管理,研究制定妇幼中医药特色诊疗服务方案,推广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打造治未病示范中心。
“同时还将持续推进中医药文化‘六进’活动,结合节气、节日、纪念日、重大事件、重大活动等加强中医科普宣传。不断强化各级各类中医药文化传承、宣传教育基地建设,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全市人民健康、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中医药力量。”成都市相关负责人说。
关键词 就医体验
“一号管三天”进一步推广
推出医疗服务提升“七大行动”新举措
2023年成都市试点推行了延长挂号有效期(“一次挂号管三天”)、院内一卡通(“挂一个号看好病”)、医联体内一号通(上下级号源互认)等门诊服务新模式,得到市民大量认可。国内率先开展的“挂一次号管三天”试点工作更是让其他城市纷纷效仿。而2024年,为了让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试点工作进一步推进落实,成都推出医疗服务提升“七大行动”新举措。
记者了解到,日前,成都已经出台了《成都市深入推进医疗服务提升七大行动实施方案》,计划利用8个月时间,在15家市级医院开展服务的智慧化、便利化、优质化三方面七类主要任务小切口试点,推进医疗服务提升。试点结束后,优秀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推动形成流程更科学、模式更连续、服务更高效、体验更舒适、医患更和谐的具有成都特色的现代化医疗服务模式,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
为了推进“服务智慧化”,成都将建设全市双向转诊信息化平台,畅通紧密型医联体区域内门急诊、住院患者双向转诊、转检渠道。统筹区域内专家、门诊号源、检查检验和住院床位等资源,为区域内居民提供一体化、连续性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诊间预约等多元化预约服务,18-60岁人群力争实现100%信息化预约诊疗;医联体牵头单位向基层医疗机构开放门诊号源比例不少于20%。
为了推进“服务便利化”,成都将设置老年人、失智等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群体专用人工服务窗口——“爱心服务站”,解决就诊的“数字鸿沟”等问题;开通线上医保支付和自助机医保统筹支付功能,实施医疗收费发票电子化;提供就诊后药品邮寄到家、中药代煎、药品配送柜自取等服务,减少病人到医技科室及窗口预约排队时间;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立“八小时外”特色门诊,如延时门诊、周末及节假日门诊、医美门诊等,满足上班、上学等人群就诊需求。
为了推进“服务优质化”,成都将鼓励院区内设置GPS点位,实现院区内可视化路线导航;鼓励医院减少窗口玻璃隔板/栅栏,拉近医患距离;增加院内屏幕显示、广播呼叫、手机信息发送等多途径提示,提供就诊、检查排号、就诊等待时间等信息展示,增加门诊患者就诊流程透明度;医院诊疗区增加饮茶、读书、视频体验、儿童娱乐等休闲区域,提升患者候诊体验,实现排队无感化。
关键词 全龄段需求
为4.1万失能老年人上门服务
实现每千人口托位数不低于4.24个
“一老一小”是千万家庭的牵挂,也是幸福城市的底色。为了保障“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成都将采取一系列措施。
据了解,2024年,成都将继续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做优做实失能老年人“健康敲门行动”,为全市4.1万名失能老年人提供免费上门健康服务。加强老年临床专科建设,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率达65%以上,引导一批二级及以下医院转型发展成医养结合机构,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医养服务中心,探索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延伸服务,各区(市)县至少建成1个“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站点”。扩大安宁疗护试点范围,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建设安宁疗护中心、病区或增加安宁疗护床位。
推进宫颈癌、乳腺癌综合防控国家级试点,为16.43万名适龄妇女免费提供“两癌”筛查,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率达98%。积极推动中医老年病科、中医儿科学科建设,加强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医药健康服务管理。建立完善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进普惠多元的托育服务发展,鼓励支持利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蓉易托”社区托育中心,巩固拓展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成果,实施好普惠托育民生实事项目,实现新增普惠托位1510个,每千人口托位数不低于4.24个。
除了针对“一老一小”等特殊人群的举措,成都也将从健康意识提升、健康环境打造等方面为全龄段群众提供健康服务。
据了解,2024年成都将深入推进健康知识普及专项行动,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38.5%。新建健康细胞示范点位12个,健康街道(镇)10个、健康社区(村)100个,健康单位1000个,健康家庭10000个以上。动员全市所有符合条件的公立医疗机构、公立养老福利机构、行政机关自建的食堂,以及公立中小学校开展营养健康食堂、营养与健康学校试点建设,三类营养健康食堂年度建成率达10%以上,营养与健康学校年度建成数量达50家以上。
今年成都还将积极创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力争在中心城区和郊区新城实现省级慢病示范区创建全覆盖,持续提供24小时高质量心理援助热线服务。推动全市重点企业、工业园区建立“首席健康官”制度,职业病危害企业治理完成率85%以上,重点人群职业病防护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
关键词 健康事业
培养100名优势学科人才
加大联动监督执法力度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要素。成都卫生健康产业不断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助力。为了引进更多的专业人才,助推健康成都的建设发展,2024年,成都将实施靶向引才“登峰计划”,锁定30名左右的国内外卫生健康领域领军人才及其顶尖团队,市级公立医院柔性引进院士、长江学者、天府计划学者实现新突破。
医疗卫生队伍将实施“青苗计划”,依托重点学(专)科、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成都名医工作室等平台建设,分类重点培养100名优势学(专)科人才、200名博士人才、800名硕士研究生。继续实施川渝地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双百”培养计划。
据了解,2024年成都将开展“人员总量控制改革”试点,按医疗机构床位总数对事业人员总控数进行重新核定,健全配套保障政策,突破医院发展编制瓶颈。开展公立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年薪制试点,鼓励市级公立医院与兴城集团等企业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单独核增专项绩效,不占单位绩效总量,做到“一流人才、一流报酬”。
不仅是人才“引进来”,为了不断筑牢健康事业发展基础,卫健系统内部也将在今年推出相关措施。
成都市卫健委已制定《成都市大型医院巡查工作实施方案(2024-2026年)》,2024年计划对5家公立三甲医疗机构开展巡查。以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专项治理为契机,指导医疗机构持续加强药品、耗材采购制度建设。加大多部门联动监督执法力度,开展以非法医疗美容、无证行医为重点的打击非法行医等联合专项整治,推动全市已定级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在线自查率达98%以上。
推进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聘请消防指战员为安全(消防)副院长,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力量建设,组建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督导专家库。推动《成都市中医药管理规定》《成都市托育服务促进与管理暂行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立法。落实卫健委党组会会前学法、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审查、行政执法案件合法性审查和评查、“谁执法谁普法”等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
“我们也将常态化、规范化开展学法考法,提升全市卫健系统工作人员法治素养。加强公立医院依法治院,完善依法治院制度体系,建强医院法治部门,开展法治医院建设试点,提升医院依法执业水平。”成都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Copyright © 2012-2023 财富成都融媒体—— 政务融媒体专业服务商! All Rights Reserved .
技术支持:全分享蜀ICP备13003206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0274号
蜀ICP备130032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