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焦点访谈》关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成都有这些亮点!

1月16日晚,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谋发展 启新篇》系列节目第三集,报道各地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谋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

财富成都热点关注:1月16日晚,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谋发展 启新篇》系列节目第三集,报道各地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谋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其中,聚焦成都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合力等亮点工作。

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当前,成都正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科技体制改革为关键、以园区综合体制改革为重点、以营商环境建设为支撑、以“小切口”改革为突破,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科技创新有活力

科技版“天猫商城”和科技创新“热带雨林”相结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2024年10月25日,全省推广“线上科创通+线下科创岛”服务模式工作会在成都科创生态岛召开,力争将成都经验全省推广,合力深化构建“科创通+科创岛”服务模式。

在线上,科创通平台已经汇聚了4万余家科技企业、150余家高校院所、2600余个创新平台和上千家服务机构,同时设立了“科创贷”“科创投”“科创贴”系列科技金融产品;在线下,科创生态岛正加快建设,运行一年多以来,已聚集服务机构100余家、提供100余项服务事项。线上线下相结合,科技成果转化的故事不断在成都科创一线上演。

▲成都科创生态岛‍

近年来,成都强化有组织的创新,全力服务保障国家级科研机构和行业领军企业,突破了一批“卡脖子”技术,诞生了一批“成都造”国之重器。就在1月15日上午,位于成都新津经开区的中铁高新智能装备制造基地一期项目举行竣工仪式,标志着盾构机生产线进驻并正式投产。盾构机被誉为“工程机械之王”,有2万多个零部件,是衡量一个国家地下施工装备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

成都还在全国率先开展“先确权、后转化”改革,激发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内生动力。目前,36家高校院所累计完成确权2200余项,成功孵化出高成长性企业650家,让一大批“养在深闺”的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上生产线,形成新质生产力。

立园满园有动力

园区兴则产业兴,园区强则经济强。去年10月召开的成都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进一步明确了“抓经济必须抓园区”的鲜明导向,厘清了建好产业园区、做强园区经济的路径举措。

而随着“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简称“立园满园”)行动的开展,园区优化强承载、产业集群提能级、科技创新促转化、扩权赋能增活力、尊商重商优环境五大攻坚任务的实施,成都进一步强化园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战场”作用,以园区“一子落”带动经济“全盘活”。

最近以来,成都紧扣“镇园之宝”,引进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产业带动力、市场竞争力的重大项目,带动了园区的热力蒸腾。去年9月,总投资630亿元的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提前完成全面封顶;去年10月,英特尔宣布在蓉增资3亿美元,扩容其在成都的封装测试基地;去年12月,沃飞长空全球总部基地在成都未来科技城正式开工……重点项目稳步推进,产业发展势头可喜、潜力巨大。

▲成都天府软件园

同时,园区不仅是企业孵化与产业集聚的热土,也是创新与变革的试验田。成都积极探索批量式、清单化集成授权,推进“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以园区优化提升、产业协同创新、企业提能升级,打造了一批更具显示度、更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去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新一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成德绵自凉航空航天集群、成渝地区生物医药集群入选,成都的国家级产业集群增至12个。

“进解优促”很给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去年9月,成都市全面铺开“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简称“进解优促”)服务企业工作,不仅助力企业创新,也为企业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按下经济发展“加速键”。

在几百人的“成都政企微信交流群”里,成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市委常委、副市长、区(市)县“一把手”、经济部门主要负责人24小时听取意见、研究解决。300余家龙头企业负责人,随时提建议、提诉求。而类似的群,成都23个区(市)县都有一个,实现全覆盖。

纾困解难,企业堵点被打通;有需必应,市场信心被点燃;放手创新,改革氛围愈加浓厚。“进解优促”带来的发展共识与服务理念,不仅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更将长远影响着城市的进步与发展。

▲政企沟通会现场

去年11月,成都成立了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着力打造全市民营经济综合服务平台,市区两级建立24个政企工作联络群,实现全市5000余户重点企业全覆盖。

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推动企业快速成长,成都取得突出成效。目前,全市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354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45万家,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连续6年上升,来到第23位。

改善民生用巧力

着眼更好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都聚焦教育、医疗、交通、安全等群众关心关切,以民生领域“小改革”换来群众感受“大改善”,既有效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又为新技术新产品创造应用场景。

实施交通治堵“小微整治”,让群众出行更通畅、更便捷。自2024年10月31日公布第一批次63项堵点治理任务清单以来,截至2024年底,治堵工作推进两个月时间,成都共计完成42项堵点任务,预计今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目前,中心城区拥堵指数从1.38下降至1.31,治理点位周边拥堵状况得到有效缓解。

▲治堵后的剑南大道与锦城大道十字路口

此外,成都推行“先看病后付费”“一次挂号管三天”就医新模式,让群众就医更省心、更方便;创新“智慧蓉城报表通”,让数据多跑路、基层少跑腿;强化场景示范,推动人工智能、智慧医疗、低空经济等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更好赋能城市智慧高效治理。

未来,成都还将持续深化这些“小切口”改革,不断解决市民群众普遍关心、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让幸福成都的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来源:成都发布)

您可能还感兴趣的文章

参与讨论,请先登录| 注册

新浪微博快速登录腾讯QQ快速登录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 欢迎您,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财富成都立场。 
最大支持255个中英文字符 
全部评论() 最新评论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获得每日精选资讯
官方微博

更多>>最新资讯
这才是新常态?四川国资公司、多…
这才是新常态?四川国资公司、多家民营企业相继被监管......

赶在节前,四川证监局等监管部门相继出手,四川两家国资公司被监管,其中一家前一把手被纪委调查。净亏损预…

天府大道仁寿段通车 “城市中轴…
蛇年出生游客专享:正月初一到十…
集中力量攻坚突破前沿科技,四川…
春节将至 多彩活动营造浓浓年味…
6年换了5次董事长,咋还是管不…

广告位空缺中,如有需求请联系站长

更多>>热门资讯
四川打造“中国元宇宙谷” 想干…
四川打造“中国元宇宙谷” 想干成2500 亿

四川16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三星堆出土文物将在香港展出
9条重点产业链40家“链主”陆…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融合……
成都推出六大惠企新场景,死磕营…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半年“成绩…
推荐服务Recommend Service
深入财富成都
创业交流
交流站
案例
人物
故事
新蓉商
智库分享
专栏
TA说
分享
成都头条
快报
奢华人生
热点话题
读图
财富论坛
最新动态
关注500强
孵化器
官方发布
天府新区
天府快讯
政策
组团
会员服务
智慧社区
推荐服务
合作伙伴
帮助中心
关于我们
RSS订阅
网站地图
加入我们
寻求合作
寻求报道
常见问题解答
投资项目库快捷导航
[{"url":"http:\/\/www.chengduvip.cn\/","img":"http:\/\/chengduvip.cn\/data\/upload\/photo\/Banner\/2022\/11\/b\/638079e33bb0f.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