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成都热点关注:
图源:电子科大官网
曾创造一年内推动两家公司成功上市“神话”的成都神秘富豪张亚,如今又被推至“风口浪尖”上:思科瑞被立案调查,而张亚本人也收到了警示函。而在2024年4月,张亚被河北省永清县监察委留置并立案,并于当年9月解除留置......
思科瑞被立案调查
董事长张亚被警示
1月17日晚,思科瑞公告称,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与此同时,思科瑞披露了一则来自四川证监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四川证监局决定对思科瑞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督管理措施,对公司董事长张亚、时任总经理马卫东、时任财务总监涂全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督管理措施,并计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公告显示,思科瑞2022年度在未达到收入确认条件的情况下,确认收入996.04万元,导致公司2022年度报告中多计营业收入996.04万元,多计利润总额753.33万元,不符合相关规定。
思科瑞表示,公司及相关人员高度重视《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中指出的问题,将认真吸取教训并引以为戒。目前公司各项经营管理、业务及财务状况正常。公司将积极配合证监会的相关工作,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图源:思科瑞官网
科创四川了解到,该公司董事长张亚此前曾被留置。根据思科瑞于2024年3月11日发布的重大事项公告,张亚的家属收到永清县监察委员会签发的《留置通知书》和《立案通知书》,张亚因此被实施留置。这一状态持续了半年之久,直到2024年9月4日,公司再次发布公告称,张亚家属已收到永清县监察委员会签发的《解除留置通知书》,张亚的留置措施正式被解除。不过,张亚被留置的原因尚未公布。
涉事的另一位公司高管马卫东已于2024年11月辞职。当时思科瑞公告称,因个人身体状况,马卫东申请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不过,辞去该职务后,马卫东仍担任公司董事,仍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
在2023年胡润百富榜上,张亚、周文梅夫妇以100亿元财富排在第585名。除了国光电气、思科瑞以外,张亚旗下的正和兴电子还是另一家上市公司——振华风光的二股东。
一年之内运作两家公司成功上市
对于张亚的背景,外界知之不详。公开资料显示,张亚出生于1969年,身份证号码显示其为安徽籍,硕士研究生学历。在入主国光电气和思科瑞前,2000年10月至今,张亚一直任深圳市正和兴电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天眼查显示,张亚是17家公司的股东,在29家公司担任高管,是34家企业的实控人,商业版图广阔。并且随着其在2021年、2022年先后将国光电气和思科瑞推上科创板,且其间接持股的振华风光也接续上市,这位资本大佬逐渐来到聚光灯下。
国光电气系原国营第七七六厂,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微波器件的研制生产,是国家定点军用微波电真空器件“两厂两所”生产、科研基地之一,2000年完成股份制改革,2021年8月完成科创板上市。
图源:国光电气官网
国光电气招股书显示,2018年3月2日—4月9日,新余环亚诺金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余环亚”)与国光电气3550名自然人股东签订股份转让协议,以不含税8.2元/股的价格共计收购国光电气6594.79万股股份,对应的持股比例为96.61%。
根据国光电气招股书,新余环亚成立于2018年1月30日,张亚、周文梅夫妻二人分别持有新余环亚80%、20%的股份。上述股权交易后,新余环亚成为国光电气的控股股东,张亚、周文梅夫妻二人由此成为国光电气的实控人。此后,国光电气虽仍有多轮股权交易,但新余环亚一直稳居控股股东地位。
图源:天眼查
同样的故事亦发生在思科瑞身上。
思科瑞成立于2014年12月,主营业务为军用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检测服务,2022年7月完成科创板上市。
2017年8月,思科瑞前身思科瑞有限进行第二次增资,张亚亦货币认缴2000万元,增资价格为1元/注册资本,成为思科瑞有限的第一大股东,其持股比例达40%。2019年8月、11月,新余环亚先后以13.37元/注册资本、13.68元/注册资本的价格收购了思科瑞有限10.17%、13.56%股权,张亚由此成为思科瑞的实控人。此后,通过多轮股权交易,张亚对思科瑞的最终持股比例虽有变化,却一直稳居该公司的实控人之位。
图源:天眼查
张亚均不是上述两家公司的创始人,而是在企业发展至一定阶段后通过股权定增、股权收购等方式逐步掌握控股权并成为实控人。
上市之后业绩双双变脸
国光电气上市募资总额为9.95亿元,思科瑞募资总额13.88亿元,超募6.34亿元。凭借这两家公司,张亚一年内在A股募资超过20亿。
不过,思科瑞与国光电气均出现上市后业绩变脸的情况。
早在思科瑞IPO时,公司就因关联采购金额高、科创板定位遭到质疑,并被暂缓IPO。2019年至2022年,思科瑞业绩连涨。但2023年,思科瑞出现业绩下滑。2023年,思科瑞营业收入1.95亿元,同比下降19.69%;归母净利润为4309.77万元,同比下降55.75%。2024年前三季度,思科瑞亏损66.14万元,营收仅9925.25万元,同比下降36.88%。
在2023年年报中,思科瑞表示,公司营收和利润下滑,主要源于行业上下游的订货需求量有所减少,且2023年度公司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设备投资及厂房租赁,成本上升;此外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增加,2023年增资控股陕西海测导致纳入合并报表的费用有所增加,研发费用增加。
此外,2024年9月24日,思科瑞发布公告称,四大IPO募投项目均延期两年。具体为“成都检测试验基地建设项目”“环境试验中心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无锡检测试验基地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由2024年9月调整至2026年9月。
无独有偶。2022年,国光电气实现营收9.11亿元,同比增长54.38%;实现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增长0.66%,收入虽高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增速却大幅放缓。2月26日,国光电气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2023年,该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7.44亿元,同比下滑18.35%;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010.08万元,同比下滑45.74%。
张亚在资本运作上虽一度成绩斐然,却因虚增利润等违规行为使企业陷入困境。此次立案调查事件对张亚及其所掌控的企业有何种影响?科创四川将持续关注。
机会清单1:某上市公司拟并购硬科技企业
科创四川受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委托,目前正在成渝地区寻找年利润2000万以上,有意愿接受上市公司并购的硬科技企业。欢迎企业自荐或有相关一手资源服务机构,接洽商谈。
2025年新形势下,企业合规经营,行稳致远。科创四川受部分头部券商投行、上市公司、股权投资机构等委托,正在成渝地区寻找先进制造业、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生态环保等赛道优秀资产及细分赛道“隐形冠军”企业,合作形式包括股权投资及产业并购、银行融资贷款助力等。
机会清单2:上市公司拟转让成都子公司
公司收益情况:A股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已在成都某工业集中发展区建成7栋房屋,厂房面积40182.55平方米,已取得不动产权证。年租金收益600-700万。待建厂房总建筑面积28560平方米。
公司“鸟瞰图”
出让方式:公司股权变更,资产评估超过1亿,拟商定转让价8500万。已建成厂房,剩余签约租期9年,租金590万/年。年保底收益6.94%。资产“干净”,无任何负债等。
成渝招商助推中心项目库近期已同步上新多个项目。欢迎有意愿落地成渝地区的链主型企业、突破“卡脖子”技术科技型企业联系我们,争取匹配最适合你的产业园区、投资机构“真金白银”支持,助力企业做大做强。也欢迎有优质企业招引的地方政府及产业园区联系我们,协同助力更多优质企业尽早落地成都。成渝招商助推中心服务热线:18628366546(微信同号)。
Copyright © 2012-2023 财富成都融媒体—— 政务融媒体专业服务商! All Rights Reserved .
技术支持:全分享蜀ICP备13003206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0274号
蜀ICP备130032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