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成都商业观察(作者:商界招商网王巍)每遇金融危机,传媒界就喜欢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三次金融泡沫事件来教育公众,荷兰的郁金香炒作、法国的密西西比公司泡沫和英国的南海公司泡沫。
三大事件在教科书和传媒上都被归结为少数骗子做局,政府监管不力,大众疯狂跟进,结果人财两空,经济遭到破坏而成为金融与社会的悲剧。于是,很自然地得出加强政府监管,严防死守地打击任何不规范的金融行为的所谓历史经验来。
不过,这三大泡沫事件已经被宣传了近百年,却并没有防止在更大的范围和规模上重演悲剧。这就使得我们有必要认真重温一下历史。
1635—1637年间的郁金香泡沫发生在当时是海上强国的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已经成为全球贸易的市场中心。早年间,土耳其人从天山山脉将郁金香花种带入君士坦丁堡,郁金香进入宫廷,成为东方时尚。
后来的德国植物学家进行人工栽培,发现病毒突变会导致郁金香球根有美丽的变种。进入荷兰市场后,起初植物爱好者和商业新贵们以培育不同变种花朵为荣,标价昂贵,很快就有投机交易者介入买卖形成郁金香市场。
郁金香花的培育速度很慢,需要六七年,无法跟进市场需求的变化。这就给期货交易开辟了空间。大家都在酒店大堂进行交易,买卖单据都通过背书而流通,无法明确交易者的真实身份。在投机者的操控下,越来越多的民众参与交易,哄抬价格。许多郁金香品种可以在一年内价格上升百倍,进一步刺激了市场需求。
“1636年,一棵价值三千荷兰盾的郁金香,可以交换八头肥猪、四头肥公牛、两吨奶油、一千磅乳酪、一个银质杯子、一包衣服、一张附有床垫的床外加一条船。”这样的市场显然无法长久维持,待到击鼓传花结束时,供货者无法交割,收购者和投机者受损出场,郁金香泡沫就烟消云散了。郁金香泡沫对当时荷兰的经济影响不大,只是后来崇尚节俭生活的加尔文主义兴起,教士们喜欢用郁金香事件抨击人性的贪婪。两百年后,才有畅销书将这个事件列入史册。
法国的密西西比公司泡沫则是由著名的金融家约翰·劳一手造就的。劳(1671—1729)是苏格兰经济学家,父亲是银行家,拥有大量地产。劳十四岁就跟着家族从事金融业务。父亲去世后,他去伦敦冒险。在赌博中损失巨大。劳在为女人的决斗中打死对手,被对方家族纠缠,不得不跑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客居避祸。
劳一直主张建立国家银行,用金银、土地抵押发行货币。国家垄断资源,用国有公司的经营利润支付外债。尽管他一再上书,但苏格兰政府不接受这个建议。劳便穿梭于法国和荷兰之间,一边从事金融投机交易,一边结交上层社会等待时机。
法国路易十四去世后,国库空虚。情急之下,法国摄政王邀请劳担任法国财政大臣。1716年,劳发起建立了法国皇家银行,创新地用纸币取代金币,以四分之三的法国国家纸币作为资本金。他推动修建公路,扩大国际贸易,建议用公司股票换政府国债。
同时,劳又收购了一家密西西比公司作为法国独家经营路易斯安那贸易的垄断公司。银行和公司均由劳担任总管,银行不断印制纸币帮助公司收购一系列公司来垄断业务,大大超出了兑付能力。
银行和公司又合并起来,导致股价上涨。劳的对手就启动兑付程序,逼迫银行破产。密西西比泡沫失败后,劳一时成为公敌,不得不化装成女人逃到布鲁塞尔。后来他在欧洲各地赌博为生,最终穷困潦倒死在威尼斯。
与之同时的南海公司泡沫则是基于英国政府的国策制造出来的。与法国处于同样的困境,英国政府无力承担西班牙王位继承引起的战争导致的巨额借款,不约而同地设计了运用国家垄断经营方式来支付政府债务的思路。英国财政大臣哈利建立了南海公司,垄断南美洲和太平洋群岛的贸易和商业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