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成都商业观察:零一创投赵勇:谁说资本寒冬已到?
很多人问是不是资本冬天已经到了,季节性的寒冷使很多人感到困惑。但学妹却觉得,资本市场其实跟四季变幻一样,春去秋来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零一创投合伙人赵勇,也曾作为创业大军的一员创办过恺英网络。他认为此刻或许才是投资的最佳时机,创业者可以通过效率优化、商业模式创新提前迎来“下一春”。正文如下:
“冬天”可能也是创业的最好时机
首先我想分享点冬天的事,我跟我们另一位管理合伙人吴运龙一起,之前都经历过整个互联网的所谓三次冬天。
第一次是2000年的冬天,当时我在读研究生,跟你们一样,听讲座什么的,有人一忽悠,脑袋一热,就要创业了。干了几个月,很快发现,当时确实融资是很大的冬天。还记得当时退学,我从学校退到四川当地,户口还得落地,我带着学校退学证明到四川想落户,发现派出所所长找不到。因为四川人爱好打麻将,说所长在一个庙里面打了三天麻将,找不到。比较着急,后来冲到庙里面,发现所长可能手气不错,一高兴给我盖章了。当时也很辛苦地做过很多事,但做了几个月发现不太靠谱,很快就回到传统行业做咨询,回到传统的道路。
过了几年,发现2000年那会儿遍地是黄金,创业,各种公司都在那会儿开始起来,包括BAT。哪怕买一个域名、QQ号也可以赚钱。当时我的合伙人,他在全世界第三大的门户做亚太的BD,也经历过当时的第一个冬天。
后来在08年,我07年加入凯鹏华盈(KPCB,在美国与红杉资本并称投资界双子星座的老牌风投),当时很多美国大的退休基金、机构投资人拜访我们说:非常抱歉,由于金融危机如此之大,我们LP没有钱了。你们慢一点,暂停半年、一年什么的。我在想这么大的机构都这么说,我们放慢一点。当时是觉得很保险、很保守,觉得保守比较安全。但回去一看,发现也是错失非常多的机会。看京东,包括看阿里,当时有足够的理由去恐惧、有足够的理由去担心。现在回去看,觉得这个“冬天”也没有那么糟糕,虽然全世界的人都这么慌张,其实应该更勇敢一点。
我自己在09年的时候,觉得冬天就这么回事,决定创业,做一家游戏公司,跟另外两个合伙人一起创立了恺英网络,做了五年的时间,今年借壳上市,现在市值260亿,运气不错。中间也走过很多坑,吃过很多苦,现在回去看,冬天的时候可能也是创业的最好时机。
今年年初的时候,跟吴运龙走到一起,我们想做一个不一样的基金,基金有很多,我们希望做一个有创业气质的,真正跟创业者在一起,理解创业者的酸甜苦辣,做一个这样的VC。
我们风风火火做了半年多,投了十几个项目,很多人说是不是冬天又来了?从我们自己最近走过三次的周期来看,觉得其实我们做的互联网这个行业跟传统的产业不在一个维度上面。互联网的创新对行业的改变反而是在加速成长,所有的创新是在不断加速进行的。传统的行业、资本市场衰退的周期,对我们的影响其实不那么大,反而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做这个事。
我也代表零一表个态,我们的投资节奏不会有变化,我们认为“冬天”跟股市是一样的,是投资的最佳时机,我们也希望有机会跟在座各位来合作,一起做一些不一样的事,能够抓住下一个BAT的机会。
新的高效模式创造生意机会
刚才很多人也谈了对于B2B的想法,我从一个稍微不太一样的角度谈一下。大家谈了很多,包括我最近跟很多人交流,你们从互联网角度看B2B,大家说流量入口,像B2C的打法。我也跟传统行业交流,他们认为是供应链的问题,他们认为不仅在消费端,从设计、生产、物流,到整个仓储、零售,他们认为问题都非常大。
先抛一个小的问题,天花板到底有多高?
大家知道世界的首富是比尔·盖茨,这个哥们已经垄断了这个位置大概二十多年了。到今年新任世界的第二名首富,大家知道是谁吗?在座的可能不知道。第二以前是巴菲特,今年是ZARA的老板。ZARA也是发展了很多年的服装企业,今年身价是七百亿美元。人家看上去岁数不小,也没有那么“互联网”思维,为什么在这么多互联网大佬里面,杀出来,世界富豪榜的第二位,其实大有文章。
包括同样是服装行业,优衣库,网络很活跃的公司,它的老板是日本的首富。对比中国的服装行业,最近看到很多糟糕的新闻,传统的品牌陷入库存的危机或者说很多关店,为什么差别这么大?为什么这两个哥们是当地的首富,而我们是越搞越糟糕呢?我也在思考。
很多中国的企业重视的第一个是抓收入,第二个是降成本。成本降到不能再降了,员工的工资能苛刻就苛刻,基本上降到最低了。其实赚钱里面有第三件事情很多人忽略了,就是效率。因为效率这个事,虽然不是很直观,但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
效率是什么?包括信息传递的效率、资金周转的效率。大家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国的东西,比如我们生产成本比美国便宜那么多,我们到商店里面买的时候比美国还贵。去美国,大包小包买东西回来。为什么同样的东西,卖到美国,比中国还便宜,这里面的环节非常多,效率非常低。
我想说,从整个供应链去看,中国很多行业的供应链,效率非常低。刚才说的ZARA对比中国传统的服装行业,大家知道从设计、生产、服装运到店里面的时间大概是两个礼拜的时间。他们的库存水平每年周转12次,而中国的企业往往是一年周转一到两次。他们一年做的,好几万的SKU的货,我们只做到1/10,还亏钱。这里面的差别是非常之大的。
为什么他们能够这么快?如果世界做一个划分,信息的世界是比特为基础的流动,那还有一个是原子的世界,线下具体的物质在流动。之前提到的做得好的那些传统行业的企业,他们的世界里面比特的流动是非常快的,非常大量的,从终端到中间的物流、仓储,生产设计,是非常快的,快速、大量的。而我们很多传统行业,大家看到的是非常慢的,信息非常少的交互。你的原子流动量大,就是增加你的库存,无效的物流搬仓,使得你的效率非常低。
倒过来看,我们的机会在什么地方?
从根本上想创业这个事,能否把创业链做一些根本的改造,有没有这样的机会?是不是说这么多的供应链、这么多的环节、这么多的库存是必要的呢?是不是可以做一些不一样,或者根本重新做上面这个事情?我认为这是下一步整个B2B创新非常大的一个机会。这个事我们也想,可能有一些非常新型的做法、新型的商业模式促进这个事发生,增加或者加速比特的流动来减少原子的移动是一种思路。
刚才大家谈到很多创业者对于京东很钦佩,京东的模式,物流,原来搬仓,比如说联想、戴尔生产的PC,从厂家搬到C端需要搬五次,实际上通过京东模式只要搬两次,通过信息的流动,比特的流动,大大降低了不必要的物流流动。同样的,在我们B2B的很多行业,大家看到我们投的汽车配件,效率低、周转慢,也可以通过这个思路去改变。
我们看到一些例子,有没有一些新的模式做这个事情?举个例子,现在也谈Uber、嘀嘀打车的模式,B2B的行业有没有这样一些机会?是不是每个企业都需要这么多的库存?要库存是为了响应客户的订单,怕断货。但是举例,比如说到上海不夜城买手机,数码城里你买某款手机,可能这个柜台没有货,两分钟之内找到周围的一家熟悉的店把货拿过来,在百脑汇里面库存都是共享的,其实没有必要自己用所有的库存,因为很贵。
在线下,有很多类似的串货。线下很多行业里面,每个经销商、每个环节备很多的库存是不是必要的。以前没有组织的情况下,每家是有必要的。如果有一个公司,使得各个环节能够共享,能够打破这些界限,通过看不见的手,通过你的模型组织起来,是不是可以降低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有类似这样的创新机会?
通过增加和加速比特的流动,能不能大大的降低整个产业链原子无效的低效的流动?是不是有这样的创新机会?
我相信机会非常大。未来供应链和现在供应链是不一样的,我们也希望在座的兄弟们能够找到这样的模式,我们很愿意跟大家一起去赌这样的模式。这也是我们零一创投想做的,零一就是比特的,0和1,我们希望做一些根本上的创新,跟大家一起来赌,未来是兴奋的,希望在冬天跟大家一起找到这样的机会。
来源:虎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