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技竞争,农业是主战场?

农产品价格增高是趋势,人员素质提高表示人工贵,新技术增加,然后都往“高精”产品发展。

  财富成都商业观察(来源:硅发布)感谢 Amy 上周四晚在粉丝群的分享。群用户提问环节,我几乎插不上嘴,Sign,太细分专业。简单介绍下 Amy Hong:澳大利亚澳品出口公司创始人,主营澳洲水果和牛羊肉出口,目前回到中国启动跨境供应链 B2B 项目。


  国内农产品成本抬升过快

  这个问题这两年开始显现,比如去年国内苹果价格飙升,几乎和进口没区别,这时进口货就更好走。贸易商倾向拿进口货。

  我觉得国内农产品价格增高是趋势,人员素质提高表示人工贵,新技术增加,然后都往“高精”产品发展。进口产品则越来越开放,价格差异会越来越低。

  中国人口味偏好

  这里主要指有一定消费能力、一二级城市消费者,他们选国外产品主要是因为“安全”和“口感”。就水果,不同区域人偏好不同,南方看是不是“甜”;北方则看是不是“大”,像车厘子、橙子和苹果等都这样。

  另外,中国人有送进口水果作为高端礼物的习惯,对进口水果“外观”完美性特别重视,以至于澳洲出口里,中国是要求相对最高国家,其它国家对果皮有点瑕疵都比较能接受。肉类角度,中国人看高端牛羊肉主要看:这些肉的肉质是不是细腻多汁,无膻味。

  传统澳品出口产业链

  供货方主要是:澳洲农场+包装厂/牧场+屠宰厂,合作方式以“包产”为主,先期交易下来如果发现品质稳定,我们就会提包产,这种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在整个季节控制持续最低成本。

  物流海关 2B 端(到港)其实不是运营难点,每个品类都已有成熟机制,只要交给有经验的第三方物流海关公司,可以标准化,且几乎没风险。

  澳品出口难是难在:货源上游的谈判。海外生产方非常保守,不愿意变,不管是合作方还是生产方式都这样,这就需要圈内人介绍,生产方一般只和当地人合作出口。不过,现在有些较大规模的生产方能更好了解中国市场需要,更前瞻,为满足中国客户要求,它会愿做改变。

  但他们往往胃口也更大,希望“高价”进入,容易把中国市场想简单,以为需求在,总要拿货,但实际上随中国进口市场开放,有太多“同质化”产品可以从其它国家用更低成本拿到。这点,澳洲生产方正在慢慢体会。

  上游沟通方面可能又是问题:要让澳洲农民为市场需求,去改变原有几十年生产方式不容易,所以双方经常会在“质量理解”和“包装理解”上存在差异。

  中国下游客户则类别很多,一、二批市场贸易商、商超、社区店、大型电商等,都可能是我们客户。总而言之,这是一个上游拿货难、下游客户容易的 Model,因为市场需求在,然后许多机构都喜欢冲到海外直接订货,抛弃原批发市场,但来海外找到合适生产方,又信息不透明,很难。所以这是一个痛点。

  传统营业额和利润情况

  传统出口贸易额,在几百万澳币到中型几千万澳币都可以发展,利润一般在 10-20% 之间。

  这里有受限于现金流和品控管理,到后期,还需要大量收地做种植或饲养。不过有收入,也是我们启动新跨境农业项目希望拿的 Seed 轮资金不多的原因之一。

  传统模式中发现的机会

  我们原做“包产”过程中,就是作为澳洲农场和包装厂出口部门,负责出口他们所有产品到亚洲,并协调客户需求和后续纠纷。但这些,都是传统线下贸易,很难复制。

  所以如果有一个成熟机制,可以提供国内下游客户,让他们可以透明顺利从海外生产方拿货,我觉得会是比较好方向。实际上这几年,我也在慢慢思考:好像进出口供应链,还没哪家公司真正进行过“端”对“端”整合。俗套拿阿里巴巴说,他们是最早 B2B 模型,但他们第一个 B,只是国内进口贸易商,并没做到海外源头。且大多数撮合,需线下完成。

  再看我们自己,已经积累海外供应商管理和深度合作经验。如何让下游客户,全面透明,直接从生产商订货是我们初衷。这样,两端利益都最大化:生产方,可用相对高收入直接卖给海外下游;下游,则可以用更低成本,直接从生产端进口。

  我觉得这里创新在:第一,直接整合源头供应商,提供透明订购渠道,给到中国贸易商;第二,所有供应链环节,网上都可追溯;第三,B 端销售管理大数据,后期可以匹配国内的生产基地;第四,通过一级最小订单和次级拆分,使进口贸易商可以用更小的量和成本海外直采,这样贸易形式就更为自由多变。成本优化,主要是去除以往层层中间商如出口商,和谈判沟通成本。

  不与 To C 跨境生鲜平台存在竞争

  刚才有人问,淘宝上活法国生蚝是怎么回事?走私的还是假的?实际上目前国内 To C 商户,基本都是国内批发商拿货,天猫里的贸易商,很多也不是一级进口。

  现在鲜有做跨境 b2c 平台是真正跨境,都是从国内批发商拿的国外货,比如“天天果园”,只有部分重点单品,是海外直采,他们已经算在业内消耗能力大的。

  所以 2c 商户是我们客户,而且可能合起来成为我们客户,因为生鲜品类进口有检验检疫要求,这个要求,也牵制进出口的最小量。大多数电商无法消耗海运类整柜生鲜品,举例说,一个 40 尺集装箱柜,就要有 23 吨左右货物。

  我们对此设计了不同品类买方拆分,和产地集合下单方式,二、三级贸易商可以以 3/1 量,直接从生产方采购,我们设计的量,是一般中小 B 端可以消耗的量。

  至于亚马逊投资的美味七七、京东投资的天天果园,阿里投资的易果网,我不方便分析太多,因为都曾经或是正紧密联系的客户。我觉得现在生鲜 To C 的痛点是供应链基础建设,天天果园在冷链物流方面投入就很多,和京东风格挺一致,需要给赞。

  但不管哪家电商,都必须有些爆品靠低价去冲市场,当“补贴”成为吸引流量关键,商业模式就扭曲了。一家作战,其它家就必须跟进,我觉得现在正是大浪淘沙的时间点,谁能熬过这几年资本市场过热和过冷的分别洗礼,仍能生存,并能有 2.0、3.0 故事去不断叠加,才能往下走。

  新模式海外对标公司?

  其实只有对标国内 B2B 的阿里,每日优鲜的“抢鲜购”等,不过我们的 B 是海外生产方;还有国外 Syscom 线下供应链公司等,也是对标,部分对标。我们模式后期 B 端,也会开放给国内生产端。

  是否有发达国家农场经验或技术可借鉴?

  中国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技术,但有几方面需要时间:第一,从业人员素质;第二,包装方式统一标准化等。

  我现在看到的农场,很多传统包装方式都没统一标准,比如分级标、包装(包装箱大小、包装的重量)等,海外往往一个产品都有统一分级体系和包装,所以价格行业内也比较稳定,销售上对物流业更好把控。

  另外美国从业人员相对成熟,能进行自动化布局和管理,同时设备需要资金投入,还有海外的“地”,一般是家族或企业永久拥有,澳大利亚很多农场都有四五代传承,他们是不断进步叠加才发展到今天,发达国家每个行业和阶级都已经相对稳定定型,新农人其实很少,农场国内近几年才开始慢慢快速发展。

  日本有很多模式也很先进,我也在学习中,但日本农产品很标准化,地方也小,最主要是他们农场基本是精品种植,规模都不大。太小农场导致进口成本过高。中国区域则跨度大,供应链长是个问题。其实还看各家购买意愿,目前主要还是价格导向。

  假如用 Uber 模式最终用大数据链接到各农户?

  先说明一点,我对于国内农业见解不一定全面,仅供参考。据我了解,国内种子销售商是通过省级,到县级,到村镇这样一级级代理下去,让农户生产新品种,往往需要先投入农资给农户,收割时也最好派团队自己收割,这样就算“包产”。所以归根结底,这是一个销售问题,农民很现实,只要补贴到位,就愿意干。

  关于销售,其实和我们商户有部分重叠,但又不一样。我们主要针对细分市场批发市场一二级贸易商(比如肉、水果、海鲜都有细分批发市场客户)和大型商超和电商。进出口货源相对紧俏,付款、物流和交付都有一定行规,我们一般只做买断。

  谈判经验,我个人觉得全靠销售技巧。你需要了解客户需求。你产品是否能扩充买方品类?有什么卖点?其它能给到对方什么(价格优势?品牌优势?)去澳大利亚找果源建议?

  如果是做果汁,建议可以在中国采购。澳洲整体种植和人力成本过高,不知对果汁成本结构是否合适,往往出口中国要求都是最好的一级品。

  如果要从海外进口,南非橙可能是不错选择。近几年南非橙品质上升,价格也相对澳洲便宜。但水分和口感可能不及澳洲橙。

  另外,广州江南市场和上海辉展市场都是进口水果国内一级批发市场,可以用相对便宜价格,拿到果皮有瑕疵的进口货源。

  水果澳洲大批量采购问题?

  海外水果大批量采购,主要通过出口商和包装厂。没有包装厂的种植商,无法直接出口。

  种植商在采摘后,会向他们周围包装厂送货。当然多数情况下,包装厂自己也会有部分种植区。送到包装厂后,包装厂会根据国内市场、超市订单和海外不同国家订单包装要求,进行排期和分级包装。根据不同客户时间表,安排后续检验和物流流程。

  澳洲引进高附加值养殖或畜牧类建议?

  这是一个大话题,我们本质是贸易商,不能提供太深入农业知识,但引入新品种,肯定是因为看到市场,通过本土化种植降低成本,扩大销售。

  那么首先是有渠道,看到市场,明确品种定位。然后对该品种种植环境做深入调研,土壤,气温,水分,光照等等。需要专业人给你们建议。

  我想强调的是,渠道优先。我有两个朋友大规模在国内种植东南亚产区水果,但销售渠道没有建立。那就是在堵市场。当然有资本烧,两边环节可以同时上。

  粉丝群里的潜在合作伙伴?

  我感觉有几类:农业、物流报关仓储、大数据领域,和贸易商朋友都可能成为合作伙伴。

  (来源:硅发布微信号)
您可能还感兴趣的文章

参与讨论,请先登录| 注册

新浪微博快速登录腾讯QQ快速登录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 欢迎您,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财富成都立场。 
最大支持255个中英文字符 
全部评论() 最新评论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获得每日精选资讯
官方微博

更多>>最新资讯
社会内卷的真正原因是啥?
社会内卷的真正原因是啥?

内卷这个概念的内涵很丰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普及和传播知识,我参考了相关的信息,把我个人的粗…

为什么90后、00后不服管?可…
陈春花:企业需要具有增长型思维…
沈南鹏:带着公益心去投早期
科创板公司参与设立产业基金 上…
迪士尼为何能不断打造深受喜爱的…

广告位空缺中,如有需求请联系站长

更多>>热门资讯
5G时代的通信会有哪些颠覆性创…
5G时代的通信会有哪些颠覆性创新?

对于行业来说,5G+也许会带来很好的投资机会。

寒冬?产业互联网的春天才刚刚开…
史玉柱:所谓的“成功学”,都是…
数字化时代,管理者最重要的事情…
制造业要不要来西部?
大数据营销不能自作聪明!
推荐服务Recommend Service
深入财富成都
创业交流
交流站
案例
人物
故事
新蓉商
智库分享
专栏
TA说
分享
成都头条
快报
奢华人生
热点话题
读图
财富论坛
最新动态
关注500强
孵化器
官方发布
天府新区
天府快讯
政策
组团
会员服务
智慧社区
推荐服务
合作伙伴
帮助中心
关于我们
RSS订阅
网站地图
加入我们
寻求合作
寻求报道
常见问题解答
投资项目库快捷导航
[{"url":"http:\/\/www.chengduvip.cn\/","img":"http:\/\/chengduvip.cn\/data\/upload\/photo\/Banner\/2022\/11\/b\/638079e33bb0f.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