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机构化:自媒体VS机构媒体

直播,可能是草根的最后一个阵地。再不抢,机构媒体也会蜂拥而上的。


  财富成都商业观察:知名自媒体人三表(他自己定位自己为艺人),最近在公号三表龙门阵上写了篇文章,题为“群P是自媒体的唯一出路吗?”。


  他写这篇文章,极有可能的起因是他看到“军武次位面”的创始人曾航在朋友圈的一段话:

  许多大号可以凭借快餐化的内容冲到很高的位置,但是如何能让用户持续喜欢,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个人风格很浓厚而不是团队化运作的自媒体生命周期尤其短,写作就是往外掏东西,总有掏空的一天。做内容跟开餐馆很类似,一个口味很重的餐馆,比如以辣味为特色的,刚开始吃觉得很好吃,吃几次就厌掉了。推行内容IP化、团队化运作,是延长生命周期的好方法。

  三表甚感不以为然,以至于一般大周末不更新的他,忍不住来了一篇。

  三表文内大致的意思就是,自媒体自己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成本很低,而且比较随性,可以活很久。倒是拿了投资的号们,要“且行且珍惜”吧,云云。

  我是深深地觉着,这场小撕,根源就在于:自媒体这个概念极其混乱。

  二

  打所谓自媒体这个概念兴起时,我就一直不认同业内很多人对自媒体的界定。在我看来,他们几乎把开个微信号就视为自媒体了。

  甚至还有人认为钛媒体、虎嗅这种科技媒体也是自媒体,听到这种说法,碰到不是很熟的人,我也只好打个呵呵。

  去年秋天在日本的时候,我就自媒体三个字,和吴晓波、徐达内展开过一场激辩。激辩的原因在于,我认为徐达内当时搞自媒体榜单,把很多已经团队化、机构化的号也列入其中,对真正意义上的自媒体非常不公平。

  到了年底,在一场三亚的会上,我又和徐达内就这三个字较真了一番。大概徐达内也觉得我说的有那么几分道理,决意退让。但时下这波所谓的“自媒体浪潮”总要给个说法,不叫自媒体叫什么呢?

  我们两个商量了半天,最终达成共识:叫内容创业吧。所以才有了2016年年头新榜的内容创业者之春这个大会。

  嗯,是的,内容创业四个字,源头在这里,哈哈。

  三

  一条算自媒体么?商务范算自媒体么?大象公会算自媒体么?军武次位面算自媒体么?

  在我眼里,统统不是。他们本来就是机构媒体。只是这个机构在起步的时候,可能很小的团队。他们有风格,但绝不是什么“个人风格浓厚”。

  长久以来,中国对媒体的管制,使得会有很多人有这种误解:国有媒体那才叫正规的机构的专业的,不是国有的,都是UGC(用户生产内容)的,都是草根的,都是游击队式的。

  但其实这种误解相当的莫名其妙。新浪搜狐网易这些第一代门户,都不是国有媒体做的。只不过今天访问量做得很大,难道也是自媒体?

  自媒体这个概念一出,我就给过一个定义:有着独特的个人风格的数字媒体形式。用什么工具不重要。其实钛媒体虎嗅早期用的都是博客:wordpress。我个人的博客用的也是wordpress,但我就是自媒体,它们不是。

  这个概念混乱到在这一行里的人,都在胡言乱语,以至于鸡同鸭讲,牛头不对马嘴。

  曾航这么说:

  尤其是个人风格很浓厚而不是团队化运作的自媒体生命周期尤其短。

  这意思就是还有没有个人风格的自媒体。这话实在太诡异了,诡异到似乎这个世界上存在没有腿的马。

  三表这么说:

  那些拿了点投资的自媒体一心想给我们个人自媒体续命。

  真正上拿到投资的自媒体是很少的。如果你关心过所谓自媒体投资情况一览表的话,就会发现太多的,压根不是自媒体。

  兼谈媒体的机构化:自媒体向左,机构媒体向右新榜前两天推了一篇文章,题为“今晚,央视惊现史上第一个自媒体广告”。广告主是一个叫“有车以后”的号。坦白讲,这个号自媒体自在哪里呢?

  我极其不以为然。

  四

  真正意义上的自媒体生命周期会非常长,三表这点是说得对的。

  三表作为一个全职艺人,可能还把这个当饭碗,但有太多的真正的自媒体人,这事压根就是玩票性质的。想写两笔,就写两笔。不想写了,就搁着了。有可能一搁好几年,忽然之间又想写了。

  比如keso,博客时代的头号科技博客,他的blog上最后一篇文章停留在2013年3月。后来几乎没看到他写过什么东西,就在今年,他忽然又想起写个公号了。

  谁也不敢断言,搁笔有阵子的徐静蕾和韩寒,不会杀回来又写个什么个人风格浓厚的自媒体。

  还有一些人,都有本职工作,有可能是高级管理人员,也有可能就是蛮成功的创业者,还有可能是高校里的教授研究员,他们不靠这个吃饭,当然没压力,不存在要什么投资续命。

  但问题是:有太多的所谓“自媒体”,一开始就是创业的路数,是做机构媒体的路数,是拉团队建公司的路数,当然是一棒接一棒的投资去喂大。

  顺着三表对曾航的小撕,我再延展说开去点。

  五

  以前的媒体时代是机构媒体时代,它们用的工具是:报纸、杂志、电视、广播。要用这些工具,没机构不行。初期投入较大,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才能break even。早年第一财经周刊创刊一年即宣告盈利,被视为杂志业的奇迹,道理就在这里。

  Web2.0不仅打开了一个所谓“可写的互联网”,还催生了这个词的诞生:大规模业余化。早期大量的博客,都属于UGC式的大规模的业余化,因为他们并不是职业意义上的媒体人。

  原来我对这个词奉若至宝,但近年来我对这个词越来越怀疑。因为我注意到一个趋势:再一次,PGC在卷土重来。

  我上面举的包括一条在内的几个例子,都是PGC。这里的P,英文是Professional。你可以理解为专业,也可以理解为职业。

  传统的机构媒体正在没落,新一代的机构媒体正在崛起中。不能说他们已经崛起,但可以说在崛起中。但他们依然是机构媒体,不是什么自媒体。

  PGC和UGC不断在较量,在抢夺舆论阵地中的制高点。PGC的一个方法就是:不断抬高内容生产门槛。

  写文章这事很容易是吧?行,我们用点其它办法来生产内容。

  六

  以前有三种一般都是机构媒体才能干的内容生产。静态信息图、动态(交互)信息图和数字专题。

  兼谈媒体的机构化:自媒体向左,机构媒体向右(静态信息图)

  兼谈媒体的机构化:自媒体向左,机构媒体向右(交互式动态信息图)

  如果说个人可能还能做一点静态信息图的话,交互式动态信息图,就很少能由一个个人来完成了。要把这件事做好,对生产者的要求是:有文字功底、有设计能力、还得会写点程序。

  数字专题更为庞大,华盛顿邮报曾经投入三十万美元做过一个题为“美国最高机密”的数字专题,纽约时报也投入过二十万美元做过一个“雪崩”的数字专题。

  兼谈媒体的机构化:自媒体向左,机构媒体向右(华盛顿邮报的美国最高机密)

  就在今天,国内媒体财新入围了一个奖,名字叫:2016全球数据新闻奖最佳数据新闻网站。这个提名对财新来说恰如其分,它在数据新闻和数字专题上,的确是国内一流的水准。去年获得过亚洲出版业协会卓越新闻奖的《周永康的人与财》那种专题,压根不是哪个自媒体能做出来的。

  今天,又有三种所谓数字融合报道技术,纳入到大型机构媒体的视野:无人机航拍、机器人写作和VR新闻。

  总体来说,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内容生产门槛的确在抬高,绝不是一篇简单的图文就可以的。而抬高的门槛,就是机构媒体(所谓PGC)对个人自媒体(所谓UGC)的护城河。

  故而最近我有一个观点:直播,可能是草根的最后一个阵地。再不抢,机构媒体也会蜂拥而上的。

  七

  我并不否认自媒体在整个媒体场域中有它的生存空间,但我认为,恐怕机构媒体所获得的注意力占据分配优势,甚至是压倒性优势。

  自媒体很难完成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零星有),大部分情况下,他们都是做观点和评论。新闻事件报道原来的标准手法是:记者不介入观点,要写观点都是借他人之口(比如采访一个专家)。但今天,夹叙夹议的新闻报道也并不少见。自媒体在观点输出这件事上,未必有多大的优势。

  留给自媒体最大的空间是:文采和情绪。自媒体既然个人风格浓厚,就可以进行相对激烈的情绪表达,文采更是不见得输给团队作战的机构媒体。但要说其它,未见有多大优势,甚至是劣势。

  一个自媒体之所以能一直延续下去,其实就一点:它并不存在什么成本压力,也没什么KPI指标。有太多人总是在某个时刻想写两笔。这个意义上,它当然可以活很久。

  但如果量化舆论场的分配注意力的话,我们就会看到,内容领域中的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整体上讲,机构媒体总是占一些优势的。

  新榜月头推出了第20期微信500强月报,该报告称:19%的10万+贡献了72%的阅读数。在这份报告中的各种TOP里,我们会看到类似“同道大叔”这样的自媒体,但更多的,都是没什么个人风格的机构媒体帐号。

  八

  其实在以前的传统媒体时代,就有类似的机构媒体和自媒体混杂的情况。

  一份报纸,就是一个机构媒体,但一份报纸上总有些专栏板块,这个板块里的具体的内容生产,报社很少干预,基本上由专栏作家自己完成。这一点就蛮像今天的自媒体生产方式。

  报纸当然有生存压力,这种情况也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一个专栏作者写了几十年,历经多家报纸衰落关张和开设兴起。

  本来就是并行不悖的事。

  但我们依然很清楚这点,专栏所能吸引到的注意力总量,会低于机构化的内容生产所吸引到的注意力总量。

  九

  今天我们都在讨论一个词:分享经济。其实最早开始的分享经济是:内容。大规模业余化的核心,就是一种分享经济。

  有一个被称为分享经济的典范:airbnb,这是一个做自有房屋出租的平台。

  看上去都是自己把多余的住房给分享换点小钱,很UGC。但事实上,今天airbnb上,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小型机构,他们是房东和租借者中的一个桥梁,而且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们都承认,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个体不是不能游走在江湖上,但恐怕,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团队作战的机构(这里包括员工雇佣和外脑合作,但在服务供给上,呈统一机构形象)。

  各行各业都是如此,媒体亦然。

  【钛媒体作者介绍:魏武挥,天奇阿米巴基金投资合伙人,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您可能还感兴趣的文章

参与讨论,请先登录| 注册

新浪微博快速登录腾讯QQ快速登录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 欢迎您,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财富成都立场。 
最大支持255个中英文字符 
全部评论() 最新评论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获得每日精选资讯
官方微博

更多>>最新资讯
社会内卷的真正原因是啥?
社会内卷的真正原因是啥?

内卷这个概念的内涵很丰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普及和传播知识,我参考了相关的信息,把我个人的粗…

为什么90后、00后不服管?可…
陈春花:企业需要具有增长型思维…
沈南鹏:带着公益心去投早期
科创板公司参与设立产业基金 上…
迪士尼为何能不断打造深受喜爱的…

广告位空缺中,如有需求请联系站长

更多>>热门资讯
5G时代的通信会有哪些颠覆性创…
5G时代的通信会有哪些颠覆性创新?

对于行业来说,5G+也许会带来很好的投资机会。

寒冬?产业互联网的春天才刚刚开…
史玉柱:所谓的“成功学”,都是…
数字化时代,管理者最重要的事情…
制造业要不要来西部?
大数据营销不能自作聪明!
推荐服务Recommend Service
深入财富成都
创业交流
交流站
案例
人物
故事
新蓉商
智库分享
专栏
TA说
分享
成都头条
快报
奢华人生
热点话题
读图
财富论坛
最新动态
关注500强
孵化器
官方发布
天府新区
天府快讯
政策
组团
会员服务
智慧社区
推荐服务
合作伙伴
帮助中心
关于我们
RSS订阅
网站地图
加入我们
寻求合作
寻求报道
常见问题解答
投资项目库快捷导航
[{"url":"http:\/\/www.chengduvip.cn\/","img":"http:\/\/chengduvip.cn\/data\/upload\/photo\/Banner\/2022\/11\/b\/638079e33bb0f.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