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成都商业观察(作者:子非) 金融界的三剑客都已经野蛮生长,无论是产品创造,存量还是杠杆,都应不逊于实体企业。一些研究称,国民资产负债表的总杠杆率大概在250%左右,甚至有些研究认为已经接近300%,但对于金融企业的杠杆数据,可能真的不好评测,但相信数据应该很可观。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声音已经耳熟能详了。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这种要求应该是对工业企业的,似乎于金融业没什么关系。这也难怪,除了美国,全世界的央行都还没有关上水龙头,大家正想尽办法地增加流动性,投放资金,支持实体经济,金融业不正是承担了这一重责么?
但若是从某些数据上看,金融业可能并没有如人所愿。比如,目前国内已发行债券余额超过54万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发行的债券(企业债券)总量约17万亿元,占了31%。这固然说明了企业债务的迅猛增长,但我们别忘了剩下的那69%,大多与金融债脱不了干系。这也就意味着金融机构其实更是资金占用的大户。
与企业一样,金融机构拿到了钱,也是要投出去的。特别是在当下多个国家和经济体都祭出了负利率法宝的时刻。依照正常的逻辑,当市场上资金充足,但风险变大,缺少好的投资方向时,一方面,资金体现出了盲目性,即一旦遇到某些机遇,资金就会汹涌而至,比如前段时间的螺纹钢,又如现在的光伏和新能源汽车。另一方面,资金也会体现出谨慎性,即对高质量高安全性的资产趋之若鹜,比如国债,和金融债,特别是高等级金融债。通常情况下,银行是相对保守的投资者,如果一家银行手握大量现金,几乎是一定要把相当部分的资金配置到债券上的。而同时,银行又是发债的大户,并且由于行业和评级的原因,一直在债券市场受到热捧。这就很容易出现一种现象,即一家金融机构一面大肆筹资,一面又出于安全性的考虑,把通过发债、拆借、回购等形式筹集来的资金,毫不犹豫的购买了另一家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务工具。即人们经常在文章里读到的,资金在金融机构体系内流动。这种投资活动看起来动用了大量的资金,但实际上不过是扩大了金融业的库存。
当金融机构间的交易往来不断增加,消耗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会引发对资金的需求,又引来了央行进一步的现金投入。这令市场上看起来资金交易活跃,金融产能不断增加。但实际上,央行采用各种方式投放的现金并没有如人所愿地进入到实体经济,而有相当部分避实就虚。
大量的资金投放及低利率水平引发了另外一个问题。本来为了追求安全性而购买的大量金融债就是相对收益较低的,但随着基准利率的不断下调,投资回报开始减少,并迅速变得令人头痛。这种低回报的情况非常明显地反映在了理财市场上。年初时大家还在感叹平均收益率下滑到了4时代,二季度还没有过完,收益率就已经大步奔3。因此,为了对冲低回报给金融企业带来的压力,大家不得不做出另外一个相同的举动:拉长投资期限,增加投资杠杆。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投资回报水平。
至此,金融界的三剑客都已经野蛮生长,无论是产品创造,存量还是杠杆,都应不逊于实体企业。一些研究称,国民资产负债表的总杠杆率大概在250%左右,甚至有些研究认为已经接近300%,但对于金融企业的杠杆数据,可能真的不好评测,但相信数据应该很可观。
庞大的金融资产就如同价格过高的房地产,吸纳了大量的货币供应用以维持自行的生存和扩张,挤占了其他实体经济的需求。而且,更为严重的是,金融资产的成本,归根结体是需要实体经济的利润来承担。这代表着实体企业面对着不太景气的经济,不仅要想方设法让自己有饭吃,还得供养日益壮大的金融仁波切才行。
于是,我们见到了现在这样一副情景,金融业在庞大的现金流支撑下基于安全性的考虑不断进行自我生长,央行意图激活实体企业的资金被金融业汲取了相当比例,一部分本应被去产能的企业通过债股转换等方式与金融企业相互缠绕,最终大家都需要那些尚还过得下去走得动路的企业来埋单,尽管他们没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于是我们都在喊,金融企业已经这么努力了,做了那么多交易,加了这么大杠杆,都被迫喜当股东了,日子怎么还没有好起来。
回想起来,去产能也好, 去库存也罢,还有大家津津乐道的杠杆问题,它们应该并不仅仅针对企业,金融机构当好好思索警醒,计算分析一下自己在其中的什么位置,又有哪些勾连。毕竟,走到后来,金融机构是脱不得干系的,特别是当美元加息来临警报不断鸣响之际,都需要估算一下自己的错配、存量和杠杆,不然一旦风向变了,减肥割肉之际,可是痛得很的。
(本文作者介绍:70后。非著名大学毕业,打混金融圈十余年,两年前扎进中东搞起资金交易。觉得经济学的道理应该可以写成容易看懂的好玩点儿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