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和智库们争论不休,中国经济“L”形底部到了吗

“L”形由三个点、两条线组成,中国经济究竟已经走到了哪个点、哪条线上?


财富成都热点关注:“L”形由三个点、两条线组成,中国经济究竟已经走到了哪个点、哪条线上,多位经济学家11月4~5日在第三届深圳大梅沙中国创新论坛上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有的认为,如果中国经济是一个“L”形的增长,现在已经接近底部,或已基本触底;另一方则认为中国经济未到拐点。

86岁的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中国经济的拐点还远没有到,明年仍将是一个“稳中求进”的阶段,不会有大的起色。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经济已经初步稳住,但是否触底,还不好说。目前基础设施投资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后续经济增长靠基建投资带动的压力越来越大。

“现在有一个争议是,政府推动基建投资的结果是挤出了民间投资还是带动了民间投资,大家看法不一。我认为,政府基建投资对民间资本的挤出作用甚微,相反对汽车、钢铁、有色、水泥等行业都有拉动作用。”祝宝良说。

“触底不会一蹴而就”

大梅沙论坛上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当前的经济已经接近底部,或已经到底。

“中国经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接近底部,未来一两年是触底的关键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表示,中国经济过去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高投资带来的,主要与出口、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有关。如今这三方面都已大不如前。因此,从需求侧来看,中国经济已经接近底部。

刘世锦还表示,当三大需求下降时,重化工业也在回落,但是回落的速度比较慢,于是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比如钢铁行业,甚至连最好的国企去年12月份的主营业务都出现了亏损。如今,在政府的推动下,去产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接近底部和真正触底还是两回事,现在还不能说已经完全触底。”刘世锦表示,今后一两年是触底的关键期,“触底不会一蹴而就,它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能需要多次验证。”

“中国经济基本上触底。”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在论坛上表示,如果中国经济是一个“L”形增长,现在是接近底部或已经到底。

除了今年前三个季度的GDP增速都是6.7%外,曹远征更看重另两个数据:9月份的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经历连续54个月下降后首次由负转正,意味着企业的销售数据在增长,销售环境在变好;10月份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2%,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创逾两年以来新高,表明无论民企还是国企都在增长之中。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在此前召开的北京大学全球金融论坛上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从今年前三个季度经济增速都在6.7%来看,他基本同意宏观经济已经在底部运行的观点,明年是否回升还有待观察。

海闻表示,中国目前的问题不仅仅是宏观经济的问题,还有微观的产业结构问题,更重要的是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面临着一个深度的产业结构调整。

离拐点还很远

“U形、V形都不是今后出现的情况,更多的还是一个L形,这是符合当前的现实。”厉以宁在大梅沙论坛上表示,根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前三季度GDP增速的确保持在了同一水平上,但是绝不能认为中国经济的拐点到了,“远远没有到”。

厉以宁

厉以宁表示,最近煤炭价格和钢铁价格确实上涨了,但这是去库存背景下的正常现象,并不意味着下行压力已经减轻了,“经济转型绝不是短期内能够完成的,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因为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厉以宁的观点引起了不少企业主的共鸣。

深圳一位经营电子厂的老板对未来有些悲观,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高端产业没有发展起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又在加剧萎缩,形成了一个真空期。

“就拿我们这个行业来说,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利润已经很微薄,企业也不愿意去加大研发力度。”这位老板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身边很多做企业的朋友之前都去投资房子了,即便深圳的房价在“十一”楼市调控新政出台后有所下跌,多数人还是认为房产比实业更值得投资。最近,他的一个朋友想去深圳周边买厂房,不过不是为了给自己用,而是投资。

深圳德力凯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筱毅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现在我们这个行业整体日子不太好过,普通企业日子艰难,常规产品难卖。”

王筱毅前不久参加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时发现,几家连续多年参加这个国内规模最大医疗器械展会的公司退出了,国外有几家“领头羊”没来。

“这说明国内整个行业不景气,国外大企业在中国的增长也到了瓶颈。”王筱毅说,“经济到底有没有接近底部,我没有宏观的数据来支撑。但是我们行业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来证明经济已经到底了。”

在王筱毅看来,企业的发展还是要依靠技术的提高和效率的提升。他们行业的产品前几年比较好卖,但现在用户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对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企业必须保证相当大的研发力度,否则无法立足。

最近几年,王筱毅的企业每年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持续保持在20%以上。“这个比例可谓相当高了。”他笑着说,“挣的钱都花出去了。”

明年重点控风险

除对中国宏观经济是否进入或接近“L”形底部的判断外,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明年是“控风险”的关键一年。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在论坛上表示,控风险是明年的核心,是增长的前提。

刘世锦也表示,“L形”的含义是说它不会再下降了,但是也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反弹。实际上就是进入一个中速增长的平台,“今后一两年是触底的关键期,有些因素很可能对触底形成较大的冲击或影响,比如房地产泡沫问题、金融风险问题。”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表示,当前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正常的问题,突出的是投资结构出现了巨大反差,包括国有投资和民营投资出现的反差、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出现的反差、海外投资暴增与国内投资放缓的反差。

“投资结构上的三个‘冰火两重天’孕育着风险,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郑新立说。

基于对明年“控风险”的判断,刘元春表示,明年稳增长的一些逻辑基础要有所调整,首先是控风险是稳增长的关键前提,而不是以前理解的增长速度是资金可持续的基础。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三季度宏观数据显示,目前经济触底企稳的特征已经比较明显。当前中国经济还有很多潜力,部分改革的红利尚未完全释放。若农村土地改革、城镇化、国企改革等改革的红利持续释放出来,必将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动力。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金融学教授许小年表示,“L”形增长到不到尾巴、有没有触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L’这一横要走多长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回到经济增长的本源上来,增长的源泉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就是经济效率的提高,一部分来自市场的扩大,一部分来自企业效率的提高,企业效率提高靠创新。”(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您可能还感兴趣的文章

参与讨论,请先登录| 注册

新浪微博快速登录腾讯QQ快速登录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 欢迎您,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财富成都立场。 
最大支持255个中英文字符 
全部评论() 最新评论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获得每日精选资讯
官方微博

更多>>最新资讯
社会内卷的真正原因是啥?
社会内卷的真正原因是啥?

内卷这个概念的内涵很丰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普及和传播知识,我参考了相关的信息,把我个人的粗…

为什么90后、00后不服管?可…
陈春花:企业需要具有增长型思维…
沈南鹏:带着公益心去投早期
科创板公司参与设立产业基金 上…
迪士尼为何能不断打造深受喜爱的…

广告位空缺中,如有需求请联系站长

更多>>热门资讯
5G时代的通信会有哪些颠覆性创…
5G时代的通信会有哪些颠覆性创新?

对于行业来说,5G+也许会带来很好的投资机会。

寒冬?产业互联网的春天才刚刚开…
史玉柱:所谓的“成功学”,都是…
数字化时代,管理者最重要的事情…
制造业要不要来西部?
大数据营销不能自作聪明!
推荐服务Recommend Service
深入财富成都
创业交流
交流站
案例
人物
故事
新蓉商
智库分享
专栏
TA说
分享
成都头条
快报
奢华人生
热点话题
读图
财富论坛
最新动态
关注500强
孵化器
官方发布
天府新区
天府快讯
政策
组团
会员服务
智慧社区
推荐服务
合作伙伴
帮助中心
关于我们
RSS订阅
网站地图
加入我们
寻求合作
寻求报道
常见问题解答
投资项目库快捷导航
[{"url":"http:\/\/www.chengduvip.cn\/","img":"http:\/\/chengduvip.cn\/data\/upload\/photo\/Banner\/2022\/11\/b\/638079e33bb0f.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