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消费过剩?我们每个人检查一下自己的房间,自己的衣柜,自己的抽屉,看看自己的淘宝记录,有多少东西买来后几乎没有用过,或者只用了一两次就再也不使用的。不说别人,我自己都很多了。
财富成都商业观察(作者:曹政)在国际贸易相关的经济学理论里,中国是个奇葩的存在,一般经济学认为各个国家分工明确,各取所长,能够实现整体效率最优。这种观点一度是国际贸易的主流观点,但是中国的存在成为bug,中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短短二三十年,可以在几乎所有领域碾压其他国家,也就是说,中国几乎可以凭一国之力解决全球大部分品类消费品的生产制作(当然,仍然有少数领域,暂时例外),几乎在各个领域实现效率最优,真的是那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这个bug带来了连锁反应,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实体经济全面萎缩,只好依赖金融行业,金融危机一爆发就原形毕露。中国政府又严控外汇市场,想薅羊毛补回去的路也没了。但这个问题又反噬过来,因为西方经济下滑,消费力下降,那么回过头来对中国的订单需求也就下降,再回头看,哎呦,中国生产已经显著过剩了,大量产能闲置,也就几年前的事情吧,这个问题对中国来说还是非常严重的。
自己的问题要自己解决,既然生产过剩,就要想办法消费掉,形成循环,经济才能继续前进。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循环?
于是这几年有个口号,消费升级,让老百姓提升消费水准,提高消费能力。
当然,消费升级还是解决了部分问题的,但根本问题——生产过剩的问题,却并不能简单依靠消费升级来解决。毕竟,消费升级要的是质,却并不能解决量的问题。所以,实际上,市场自己找到了一条出路,也就是今天要说的,消费过剩。
什么是消费过剩?我们每个人检查一下自己的房间,自己的衣柜,自己的抽屉,看看自己的淘宝记录,有多少东西买来后几乎没有用过,或者只用了一两次就再也不使用的。不说别人,我自己都很多了。
我以前喜欢看一些古文小说,比如三言两拍,小说家的描述很多都是当时社会真实生存环境的写照,那时候所谓家当很多是传家的,物资稀缺,各种破烂东西都要传给下一代。我们看西游记也是,猪八戒经常说分行李,要搁现在几个穷和尚的行李有啥可分的。
我的父母一代也是从物资紧缺的时代过来的,想象当年买什么都要凭票供应,我小时候是没有新衣服穿的,从来都是穿各个亲戚和兄长的旧衣服,所谓“百家衣”也差不多了,也不会觉得不妥。第一件属于自己的新衣服是高中的校服。
但现在,买一条裤子回来,太紧了,穿不下(我就不承认自己又胖了!),扔柜子里就不理会了;买双鞋回来,走一天,脚磨破了,再也不穿了,似乎也不会说退货啊、浪费啊,反正也不贵,换一家再买一双就是了(裤子么,假装相信自己以后会瘦下来......)。
那么说消费过剩,其实目的不是谈论社会责任什么的,消费过剩衍生的商业环境变化和市场手段,是我们往往视而不见的。
说个最简单的例子,“10块钱你买不了吃亏,10块钱你买不了上当”,这词熟悉不熟悉?
你花一点钱,买个廉价的东西,不好用就不好用吧,随手丢掉,或者扔哪里不管了,这对于年轻人来说已经习以为常。
我女儿的房间里,各种手办和玩偶早就塞满了,还嫌家里房子太小,这个商品的所有体验几乎就只发生在挑选和购买的过程。
消费过剩年代出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制造和包装廉价垃圾产品,然后用漂亮的宣传手段把产品卖出去。从经济上来说,似乎也是一种必然,这样上游原材料的生产过剩也有出口了,市场各个环节,包装、物流、营销、流量运营也都有了基本的收入保证,然后这些收入又回流到消费垃圾产品。
而在这个产业里,消费者的体验变成了,精心挑选,愉快购买,秀给朋友圈,然后不定时清理。
前段时间有人希望我讲讲一些消费降级的现象,其实没有“消费降级”,只有“消费过剩”。
我这个岁数的人越来越跟不上时代了,我最近总算搞明白了这个逻辑,但你说我会做什么,算了,也就说说而已。
网红经济、粉丝经济,微商、拼团,太多消费过剩的垃圾商品。当然,我不能说全部都是,但这里面有太多商品,只满足了挑选和购买愉悦的需求,完全不具备可长期使用的价值,有些甚至是负使用价值。
从我们那个年代来说,这样的商业思路理应是不存在的,但今天,这已经成为很主流的商业逻辑,而其中佼佼者更早就是成功典范,商业奇才。
消费过剩是长期存在的,我买的衣服和鞋子浪费掉可能只是尺码问题,或者是因为一些其他特殊原因,本身商品到不见得有多大问题。这种消费过剩来自于经济条件的提升,但越来越多的商家和营销专业人士意识到,消费者的购物体验甚至大于使用体验,这就带来了各种衍生的玩法,充分满足你的购物愉悦,而产品体验,只要价格便宜,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消费者是不在意的。
来源:虎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