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成都智库力荐(作 者:秦小明)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结束。
本次会议延续了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对2018年经济工作做了总结,以及更要的是,对2019年的经济工作做了规划。
总结当年经济情况,部署来年经济工作,历来是国家经济生活当中的一件大事,亦因此,每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备受市场关注。
以下我会选择会议公报中比较重要的部分进行解读,灰色字为会议公报原文。具体来看,我认为有六个方面值得大家重点关注:
谈内部经济形势
会议认为,今年......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力度加大,稳妥应对中美经贸摩擦,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成绩来之不易......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一句“成绩来之不易”,含义十分丰富。这样的用词,在中央级别的会议公报里并不常见,以往更多是强调信心,强调积极好的一面。
一句“来之不易”,至少说明三个问题:
1.今年的经济形势确实面临较大压力;
2.高层开始直面和正视问题。这是好事,只有直面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3.接下来的时间,要取得目标成绩,工作依然会艰难复杂。国家如此,个人亦如此。既然国家取得这样的成绩都来之不易,那么个人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则需要比以往更加努力的奋斗,这是我们相当长时间面临的宏微观现实。
谈外部情况
会议指出,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这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重大机遇。要善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变压力为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会议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有了清醒的认识,这和中美贸易摩擦刚开始的判断,大相径庭。什么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最重要的变局,就是从经济全球一体化进而带来的自由贸易格局,逐步往“逆全球化”方向转变。国与国对于贸易往来的态度,开始出现重大转折。
从这个大背景理解中美贸易冲突,就不简单是关税战这么简单。中国至少过去二十年的发展,极大程度上得益于全球化的贸易和分工体系。说没有过去全球化的红利,就没有中国的崛起,并不过分。
现在这个外部环境正在朝着对中国不利的方向发展,接下来我们如何应对,变得十分关键。
还是那句话,认识到问题是好事。承认问题,进而直面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有关经济政策的部署
会议强调,要做好经济工作,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国70周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定总需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坚持向改革要动力,深化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土地、市场准入、社会管理等领域改革,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鼓励中小企业加快成长。
这一段至少有以下4个明确关键点:
1.明年的经济增速必须要有“底线思维”
如若不然,如何“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国70周年”?因此,不宜过分看空明年的经济增速。此前有市场人士甚至认为明年经济增速可能“破6”,我觉得这种观点过于悲观。
2.强调“稳定总需求”,说明“刺激”政策不会停这里的刺激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它的内涵和以往的大水漫灌式的刺激不一样。更多是“预调微调”,“定向”刺激。比如刚刚推出的“特麻辣粉”(TMLF),就是一例。放松房地产调控来稳定总需求是可期的,但总体思路也是因城施策,不太可能整体放松,大思路和以往有所不同。
3.财政政策会更加积极,减税降费可期
会议明确提到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同时“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这些都是非常明确的财政政策会更积极的信号。从影响结果来说,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形成利好。
而地方专项债的大力发行,会直接形成对基建/建筑等相关企业业绩的支撑,同时形成对黑色商品(螺纹钢等)的需求,因此,此前市场过分悲观的宏观预期,可能会因此修正。趋势上做空螺纹钢的策略,可能未必如预期有效。
4.货币政策维持现状,不会大水漫灌
货币政策的表述,基本延用了此前各种场合的用词,并未出现类似“宽松”这样的词汇。说明货币政策整体还是维持现状,定向宽松为主,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放水”,全面降息的可能性较小。
对供给侧改革和去杠杆的看法
会议认为,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今年三大攻坚战初战告捷,明年要针对突出问题,打好重点战役。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要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的基本思路,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和共振,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此前市场有观点认为,受制于经济下行的压力,供给侧改革的提法会被弱化,甚至“三大攻坚战”的提法,事实意义上会被放弃。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中央在保持经济工作的战略持续性上,保持了相当的定力。
本次会议依然提到坚持供给侧改革不动摇,同时再提“结构性去杠杆”,这说明过去两年经济政策的大方向未变。“走老路”通过加杠杆搞经济,通过强刺激搞经济的可能性非常之小。同样的逻辑,要大规模放松房地产调控,也概率很低。
具体经济工作安排
一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二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三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四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五是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六是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七是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
这七大具体工作安排,很多都是平常常提的,除了在第六点中提及“要落实阿根廷中美元首会晤共识,推进中美经贸磋商”之外,并无多少值得关注的东西。特别提及中美经贸磋商,说明高层对于“谈成”贸易协定,持正面积极的立场。
有关房地产的提法
要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
这样的提法,和我上面的分析,结论基本一致。
始终还是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长效机制再次被提及,说明全面放开房地产调控,“重启”甚至“鼓励”房地产发展来“稳需求”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总结
总体来看,我认为本次会议公报的内容略超预期。会议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显得实事求是,大胆承认问题,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会议也提出了一系列的“稳定总需求”的措施,主要是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和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并举。积极的财政政策一些举措的效果会“立竿见影”,比如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增加来促进基建对需求的刺激作用。但很多长效的改革措施,事实上很多都不是首次提及,更多还要看后续执行。
此外,本次会议较好的释放了高层对于经济治理的战略定力,没有因为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就较快进行方向性的政策转向,这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尽管会议部署的各项政策和工具,对稳经济是利好的。但是,最终这些政策能不能奏效,真正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一个最直观的案例,是中国央行接近半年的“宽信用”的努力,效果并不如人意。
这些政策的实际落地及效果,更多还要取决于更深层次的经济金融运行规律。当且仅当政策发生作用的约束,依然在经济规律的边界之内,政策才是有效的。否则,政策可能也会陷入“把马儿拉到河边,但马儿无论如何也不喝水”的困境。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份经济会议公报传递的信息量也非常大,如果你不能完全读懂公报,那么就记住以下这句话吧:
从今往后,请你务必要更加努力奋斗!只有更多的付出,才能获得跟以往一样的收获。因为环境变了,不管内还是外,宏观还是微观,国家还是个人。今后的成绩,会更加来之不易。
来源:中国经济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