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成都智库力荐:(作者: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乔依德 )中美贸易战纠纷中,5月谈判再起波折。在讨论下一步如何走之前,首先应该复盘。
特朗普周日突发推特的原因
特朗普周日(5月5日)突发推特,表示要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原来的10%上调至25%。消息传来,不少人士都非常吃惊。原因是什么?一时间众说纷纭。
我认为有五个原因:一、确实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使他怒不可遏。从现在看来,据美方的说法,中方本来已经答应的把有些承诺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后来中方表示不愿意这么做。从我们的角度看,这只是个文本的问题,但美方认为这是严重的背信行为,认为这是个根本性的变化。当然,由此而加税是反应过分,但是也要客观地承认这确实是个原因;二、这是他的一个谈判策略。他在《交易的艺术》一书中概括了交易策略的四个步骤,即:提出非常高的要求→进行反复的改变→临达成协议前提出新的要求→达成次优结果。他把商业谈判策略常常用在外交上,无论是与加拿大、墨西哥谈北美自由贸易区还是与朝鲜谈核问题,无不如此。那么,他在与中国谈判时用到这个策略也不足为奇。三、美国经济第一季度比较好,GDP增长率年化达到3.2%,超过预期,股市自从去年12月大跌后今年第一季度也在逐步上升,这给了他底气。他认为美国经济非常强劲,即使打贸易战对经济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四、对于一些错误的概念,他非常固执己见。很多年前形成的观念,无论对错他都会坚持到底。所以他反复认为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是中国占了便宜,认为中国每年从美国攫取了5000亿美元,而且认为所征的1000亿的税是中国支付的。这种不少经济学家认为是荒谬的观点,他始终坚持,不愿放弃。五、从他的角度来看,这样做政治上可以得分,以后谈成了可以说是他试压的结果,谈不成则是中国的错。这样可能会巩固他政治上的基本盘,特别是可在摇摆州得到关键的选票,有助于他赢得2020年大选。
现在有一种说法,特朗普并不真想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仅仅是想通过挑中国的毛病,故意挑起贸易战。我觉得这只是一种猜想,没有证据支持这种说法。事实上在过去的几个月,美方与中方一样,对会谈进展的评论都是正面的。没有理由认为美方故意而为不想达成协议。现在美方提高征税已成事实,但准确认识和理解这件事对于我们今后制定正确的战略、政策仍是有意义的。
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与美方达成贸易协议中国副总理刘鹤率团赴美后,国内外仍有人猜想或幻想特朗普会在最后一刻改变主意,收回对中国加税的成命,但这一奇迹并未发生。美国时间5月10日0时起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原来的10%上调至25%。中国也按照预先的声明,宣布2019年6月1日0时起对已实施加征关税的600亿美元清单美国商品中的部分,提高加征关税税率,分别实施25%、20%或10%加征关税。美方对剩余3250亿美元的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宣布了目录,进行听证,也可能会在以后进行征税。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各种媒体上都出现了各种意见和建议,例如“丢掉幻想,准备斗争”,“打一个史诗级的贸易战”等等,也许这是鼓舞士气所需吧。但是更为重要的是针对目前的局面,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全面分析,从中国根本利益出发,制定正确的对策。我认为对策总的基调是在坚持底线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和美国达成贸易协议。
第一,达成贸易协议对中国的经济有利、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有利。因为双方互相增加关税必然会影响到两国的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在中国GDP的比例中虽然下降,但仍然很高。贸易下降不仅会导致当年GDP的下降,更会导致来年的投资下降、就业下降、收入下降,乃至消费下降。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经济的平稳增长。更加值得重视的是,从中长期角度看,会打乱中国产业链布局,使一些产业过早的离开中国。我们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尚未达到所有产业都处于高端的程度。达成协议,去除增加的关税有利于中国平稳地进行经济转型,从而达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第二,达成贸易协议有利于保持中美全面关系的稳定。众所周知,中美关系最近以来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官文将中国定义为“战略对手”,在经济、外交、军事各方面对中国施压。贸易协议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态势,但有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协议,可以表明双方通过谈判是可以达到合作、双赢的,从而可以减缓双方关系下滑的程度,为进一步改善双方关系创造有利的氛围。
第三,中美双方达成贸易协议的客观基础仍旧存在。正像刘鹤副总理所说,谈判并没有破裂,还在继续,因为达成协议的客观基础还存在。除了上述提到的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外,对美国经济同样有好处。美国第一季度GDP较增长并不稳定,是有许多偶然因素造成的。贸易战会阻碍美国经济增长,甚至于有可能拖其进入衰退,这无疑会影响特朗普2020年总统选举。所以希望达成贸易协议是双方的需求。
第四,中国提出的三个核心关切问题,是合理的,同时也并非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尤其是前两个关切更容易达成一致。第一个关切是中方要求取消全部增收的关税,第二个关切是中国增加购买美国的产品要符合实际需求,这些都并非是实质性的,都是可以通过谈判解决的。对于中国提出的第三个关切,即要求协议文本更为平衡也不是不能够通过谈判解决。因为这实际上是双方社会、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双方对法律地位的认识有所不同。美方认为中方的承诺这个必须要经过法律条条文固定下来,才是可靠的,才是有效的。中方不赞成把每个承诺都要写进法律,但并不意味中方不是诚心实意履行承诺。当然这方面中国也可以考虑到美国的要求,在坚持底线的基础上,可以笼统地提到中方的承诺会通过修改法律来实现。
在坚持底线的基础上争取达成协议,要高度重视G20大阪峰会期间的习特会,要作充分周全的准备。特朗普不同于一般的政治人物,他来自于商界,仍带有很多商人的特质,比较重视个人关系,一直声称与习主席有很好的个人关系。同时他又喜欢任何协议最后得由他拍板。无论从我们入世谈判还是国外重要谈判的历史经验来看,谈判最后阶段的胶着点,最后都是由最高领导人谈判拍板敲定的。所以要充分利用习特会,向特朗普充分阐述我方三个核心关切,尤其是针对第三个关切,表明我们落实有关承诺的诚意和相关措施,表明这关系到国家主权和尊严。虽然领导人的会晤并不一定保证能达成协议,但至少要比常规的做法(即:由技术官员谈妥条文,领导只是签字)成功可能性更大,尤其在目前的情况下。
有理、有利、有节
当然,说争取与美方达成协议,并不意味着不讲原因、不守住底线,并不意味着必定能谈成,只是认为在当前复杂的环境下,这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应该争取。与此同时,也应作好各种准备,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 贸易战主要还是互相增税,美国加税,我们进行反制是必要的。但是我们不要主动任意扩张到其他领域,比如说有人说要出售美国国库券,要停止购买美国波音飞机、农产品等等,这些建议都是不可取的。因为一旦你扩大,美方也同样会反制,这样互相伤害没完没了。极个别的旅游景点、餐饮网点挂出标语,说要对美籍客人征收25%的“关税”,除了宣泄自己情绪之外,没有任何意义,应予以劝阻。煽动民族主义情绪,此风不可长。
其次,我们要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首先就是坚持改革开放。以前承诺的事项,不管有没有协议,还是要继续执行。不能轻易地推翻以前的承诺,否则既失信于国际社会,也会损害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同时要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各项要求,保持经济增长在合理的区间,防止出现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尤其要注意防范对外投资、对外借贷的风险。
最后,中方认为在没有签协议之前,对文本进行修改并不是什么违背承诺,这当然是对的。但是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为什么不早点提出改善文本的平衡?我们的决策是否可以改进?我想,应该对此进行反思,以便使以后的决策过程更为科学。
总之,面对复杂的局面、多变的形势、纷繁的因素,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全面地分析贸易谈判的各种可能性,既不夸大也不缩小,作出有利于中国根本利益的决策,并将落实执行到位。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