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成都智库力荐( 作者 秦朔作 者:秦朔)我们经常说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是还不发达,要到2035年才能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国的人均GDP不足美国的1/6,不足德英法日的1/4,并不是那么厉害。
但同时,当中国人出国,到很多发达国家的城市,往往又觉得“不过如此”,觉得中国的城市在很多方面不次于甚至超过了这些地方。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从人均GDP看,中国确实是发展中状态,但已是发展中的较前水平。
根据2019年4月1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2018年世界GDP总量为84.74万亿美元,总人口74.96亿,人均GDP为11305美元。中国的人均GDP为9608美元,离世界平均水平还有1700美元距离,已经不算太远。
根据数据库:
人均GDP排名在中国之前的经济体的人口为15.79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1.1%,他们的人均GDP为36775美元;人均GDP排名在中国之后的经济体人口为45.21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0.3%,他们的人均GDP为2931美元。
另外,世界人均GDP的中位数为4264美元,即4264美元之上和之下的人口总数一样多。
打个通俗的比方,假设全世界总人口为100人,则21人比中国富有,60人不如中国,中国代表着这中间的19个人。按人均经济产出,中国处于全球前40%的人口序列,显然不是一个穷国了。
其次,从中国境内各区域的情况看,某些区域已是世界发达水平。
我们主要看看俗称为“北上广深”的四个一线城市的情况。
先看上海。据《2018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按常住人口计算,2018年上海的人均GDP达到13.50万元,若按全年人民币与美元平均汇率(1美元兑6.6174元人民币),上海的人均GDP为2.04万美元,超过2万美元这一发达经济体标准。
我居住在浦东。最近上海出台了支持浦东新区再出发的意见,提出浦东要通过7年左右努力,GDP实现突破2万亿元的目标,比2018年翻一番。
2018年浦东新区GDP总量为10460.09亿元,常住人口为555万(其中外来常住人口236万人),以此推算,浦东的人均GDP为18.85万元,相当于2.85万美元。
但浦东的人均GDP并不是上海最高的,要低于黄浦区和长宁区。上海第一区是黄浦区,服务业占区域经济比重高达95.6%,2018年人均GDP为32.72万元(2270亿元/65.38万人),相当于4.94万美元,超过德英法日的平均水平。
2018年广州市的人均GDP是15.77万元,比上海高16%。广州市人均GDP最高的区是黄埔区,其人均GDP为31.76万元,相当于4.8万美元。
但中国第一区并不是上海黄浦区,我们来看看深圳南山区和北京西城区。
2018年整个深圳的人均GDP水平(19.33万元)相当于上海的1.42倍,而作为深圳的领头羊,南山区人均GDP为35.23万元,相当于5.32万美元。
北京西城区因为有众多金融机构总部集聚,对GDP贡献很大,2018年全区实现GDP4243.9亿元,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17.9万人,如此算来,西城区的人均GDP为35.99万元,已经超过多年位居全国第一的深圳南山区,堪称中国第一区。(注:按照《北京市西城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3802元,按平均汇率折合53465美元,和笔者计算略有出入,但不影响其排在全国第一的位置)单从人均GDP这个指标看,北京西城区,深圳南山区,上海黄浦区,广州黄埔区,人均GDP都已在5万美元上下,它们作为中国的“第一世界”,毫无疑问已达到了世界发达经济体的水平。
上述数据全部来自官方的政府工作报告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那么人们就有一个问题,官方的GDP统计有没有水分?
GDP统计肯定存在多计和漏计两种情况,也肯定有“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问题,但全球越来越多研究机构的共识是,中国的GDP被少计了,主要原因是对服务业的计算不充分。
比如,发达经济体的自住房租金占GDP的8%到10%左右,也就是说,居民住自己的房子,相当于自己给自己交房租,这个数字也是GDP的一部分。
中国已对自有住房服务价值进行虚拟计算,计入GDP,但方法是成本法(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价值=维护修理费+物业管理费+固定资产折旧)。
而由于房价不断上升,城镇房屋的造价与市场价值的差距越来越大,导致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价值被低估,进而导致房地产业增加值、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支出的低估。
中国房地产业增加值的占比显著低于美国,2011年美国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8.97%,中国为5.65%。2018年上半年美国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12.15%(其中虚拟租金为9.78%),中国房地产业同期的增加值占GDP的6.78%,这与居民自有住房租金的统计方法差异有很大关系。
又如家政服务业。现在保姆、月嫂的收入越来越高,这在国外是计入GDP的,而中国并未怎么计算。
还有建筑业(注:房地产是第三产业,建筑业是第二产业)。中国每年的基建规模是美国的数倍,这从中国消耗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数量的全球占比也可以看出来。
但目前的统计结果是,2018年上半年美国建筑业增加值为4129.47亿美元,中国建筑业增加值约为25169.2亿元人民币,按上半年平均汇率约为3860.6亿美元,低于美国,这样的结果是不能准确反映中国建筑业的GDP的。
中国从2017年起已经按照国际发达经济体的惯例,将研发支出纳入GDP,随着未来在更多的服务业领域进行更为全面和准确的计算,中国的GDP在很大程度上会被重新衡量。重估的结果将是增加,而不是减少。
接着讨论一个问题,既然中国GDP增长的这么快,为什么民生领域的各种抱怨还是很多?
过去经常讲的,是高消耗、低效益、难循环、负债多、重增长不重社会均衡发展等等,不再重复。
这里集中讲一个问题,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说的“发展不平衡”。
以2018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在北京,西城区的水平是81678元,海淀区的水平是78178元,而到了密云区水平是34951元,延庆区是33887元。差别是两倍多。
西城的水平是延庆水平的2.41倍,这相当于什么?201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2.69倍。大致可以说,如果西城相当于城市,延庆相当于农村。
但延庆的这个水平,放在全国各省市,又是比较高的,比排在全国第7的福建还要高(注:2018年福建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644元)。
再看一下广东,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广东省名列前茅的几个区的水平是:深圳福田区(75104元),深圳南山区(72908元),广州天河区(68666元),广州越秀区(66205元),而到了广州排名最后的从化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8837元,排在整个广东省最后的揭西县,只有14253元。
上海各区的发展相对是比较均匀的,但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别也不小。水平最高的黄浦区、静安区在7.5万元到7.8万元,最低的崇明区不到3.7万元。
发展不平衡,这可能是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区域不平衡,职业不平衡,所有制不平衡,劳资不平衡,等等。
这篇文章最后的结论是:
中国的整体经济发展已经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逐步接近高收入经济体的下沿。中国的“第一世界”放在全世界,也是先进水平了。这个时候要更上一层楼,会比以前困难不少,因为你已经跑到前面了,今后只能更多地依赖创新。
由于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开放次序等原因,发展不平衡是我们的最大挑战。
这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尽管中国有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黄浦、广州黄埔这样的标杆,但这只是很少的地方,整体来说,中国还存在很大潜力。
当中国在某些方面跑得已经靠前了,
未来怎么办?发展什么产业,怎么发展?不可能靠政府拍脑袋,因为这对政府也是新课题。
政府要做的,是构建好的、法治化、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具体的方向要靠市场和企业家发挥作用。同时,政府要多关注弱势群体的保障和发展问题。
经济增长和人的发展与幸福之间,不是等号关系。这是中国发展的新课题,新挑战,新任务。
比如房价越高,计入GDP的虚拟租金就越高,对GDP的贡献就越大,但显然和幸福不是正相关。人均GDP最高的地方,是服务业比例特别是金融服务业比例最高的地方,而金融从业者因为市场波动原因,平时多处于紧张状态,其幸福感并不高。这都是一些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
GDP很重要,但GDP不是万能的。
看中国的“第一世界”的这些区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比较淡化GDP指标,如上海黄浦区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有四个:区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5%,完成旧改居民签约8000户以上,完成旧住房综合修缮15万平方米以上,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下达指标内,没有GDP指标。
当然,没有GDP增长也是万万不能的,所以浦东提出了7年翻番的蓝图。作为浦东居民之一员,我乐见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