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成都创业故事:成都中嵌科技开拓微工控应用领域“蓝海”,有望年内挂牌新三板。 位于成都高新区孵化园的成都中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嵌科技”),是从事高性能嵌入式工业控制计算机及嵌入式工业自动化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其研发的产品相比传统工业计算机,体积小,功耗和成本也大大降低。
中嵌科技总经理李驹光,中科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3年前,他来到成都高新区创业,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去年中嵌科技实现收入千万元。李驹光表示,预计今年年底前,中嵌科技将在新三板上挂牌。
研制工业计算机“中国芯”
一个不起眼的小盒子,却能控制一个巨大的工业系统。日前,记者在位于成都市高新区孵化园的中嵌科技见到这样一个产品。据中嵌科技总经理李驹光介绍,这个盒子虽小,但集成了高性能微处理器、大容量存储器和各种工业接口,被称为“嵌入式工业控制计算机”。不同于办公环境下使用的个人计算机,它专用于系统工程项目,如电力、能源、化工、交通、楼宇自动化等诸多领域。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成为当今计算机行业发展的一个热点,采用这些先进的技术成果,使工业控制技术向着更高度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已是行业大势所趋。李驹光介绍,他提出的“微工控系统”概念,将嵌入式技术应用到传统工业控制系统,实现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小体积的有机结合,具有传统工业控制系统无可比拟的优势。
目前,国外产品占据了嵌入式微处理器市场的主要份额。尽管国内微处理器研制起步较晚,但李驹光对微工控应用领域发展前景看好,并下定决心,要研制出具有一颗“中国芯”的嵌入式工业计算机。目前,中嵌科技与龙芯中科共同合作推出以龙芯嵌入式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嵌入式产品系列,满足高性能控制系统需求的同时,也提供了安全可控的嵌入式计算机平台。中嵌科技现已荣获“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和“双软企业”认证,获得多项创新扶持基金。
从专注科研到开拓市场
李驹光出生于重庆,自西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而后攻读西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中科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学位,并继续在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2008年起,他与另外一位博士同学一道,在北京注册成立公司,探索嵌入式技术产业化道路。
受成都市高新区对创新创业企业支持政策的吸引,2011年底,他将其北京公司迁至成都高新区,并注册成立中嵌科技。“我们得到高新区很大的支持,从内心里非常感谢高新区,无论是从工作人员服务态度、还是园区提供的支持、扶持政策都非常到位。”李驹光说。
创业之路并不容易,找场地、搭建团队……李驹光经常从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12点,带领团队研发产品、开拓市场。经过步步积累,目前公司客户已涵盖电力、能源、楼宇自动化等诸多行业。
从以前专注科研,到现在兼顾市场,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李驹光经历了角色转变。他笑着回忆,此前在中科院做博士、博士后期间,侧重技术研究,不太关注市场及应用环节,甚至有些抵触。而在创业后,他形成了时时关注市场需求、事事考虑用户感受的思维方式。技术指引学生时,他会问“这项技术产品化后成本大致是多少?目标客户群体在哪里?”等“非传统”问题。
深耕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市场开拓,步步为营。中嵌科技2013年实现收入千万元,预计今年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谈及市场开拓“秘笈”,李驹光笑谈,就是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下,深耕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嵌入式系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差异性,不同行业的用户、不同的应用场合,其需求一定有差异性,因此,我们的团队会深入地去了解这个差异,针对各自的特点,提供性价比最优的技术、产品和服务。”李驹光记得,2008年,当时国内的一家加油机生产商,在中嵌科技的网站上寻找到相关信息后,打来电话交流,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采购产品。当时的那家加油机生产商的相关产品正处于技术升级阶段,信息化要求提高,需要将分布在各个站点上的加油机联网,以实现信息集中管理。一台加油机有两万多个零部件。客户告诉李驹光,“其他任何一个零部件在全球范围内可以找到两家以上的供应商,但这个核心控制器只有你们一家。”
中嵌科技分析了相关需求后,以最快的时间拿出样机供客户测试并及时响应解决客户反馈的问题。有一次客户急需产品,快递都来不及,他们派人乘飞机亲自送到客户的生产车间。从起初采购主板50片、100片……后来一次采购数千片。如今这家客户仍然是中嵌的大客户,3年累积提供了超过5万台加油机主板。“只要客户找上来,99%的都会成为我们的客户。”
谈到未来的规划,李驹光表示,“希望公司稳步上升,计划每年实现30%以上的增长。”他还提到,预计公司在今年年底前将挂牌新三板,并将引入资金启动“工业机器人”项目。
手记:人最大的关卡是自己
从高校教师到公司总经理,从以技术为先的科研工作者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业者,从宁静的教学科研工作环境到应对变化万端的市场挑战,李驹光经历了强烈的角色转型。而他积极转变适应,并一路坚持下来。
“实质上,如果创业不能成功,最大的关卡是怕过不了自己。”李驹光感叹,作为创业者,他时常会感受到“孤独”。团队非常融洽,工作中的配合也非常默契,孤独并不来源于此,他认为“孤独”缘于一份沉甸甸的压力,一份责任的担当。他知道,他的身后还有团队,如何让团队跟随自己,一起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是他无时无刻不挂记于心的事。
最初的梦想不能中途放弃,抱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希望数年内成为嵌入式技术领域的领导者,让国产技术也能在世界范围内大放异彩,他坚定地向前。“哪怕前路困难重重,我也必须坚持走下去。”他的话语里透着几分豪情,更显出对信念的执著。
( 成都商报记者 贺华玲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