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成都智库力荐:蝉联20年香港首富的华人传奇、年龄将满90岁的李嘉诚正式宣布退休。
李嘉诚是长江和记实业公司掌门人,他告别致辞时说:“投资者如果在1972年买入长江,今天的回报是1500倍,如果再加上收到的股息,回报已经超过5000倍。”
回顾“超人”光辉的一生,我们也可以发现:其实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而且是一位高明的投资家,与大洋彼岸的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是一个地道的价值投资者。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具体实例,来学习李嘉诚的投资智慧:
1、人弃我取,逢低吸纳。
1977年年末和1978年年初,九龙仓股票每股在13元至14元之间徘徊。九龙仓发行股票不到一亿股,总市值不到14亿元。李嘉诚估算,九龙仓控股九龙最繁华的黄金地段,按当时同一地区官地拍卖价以每平方英尺6000到7000港元计算,九龙仓实际价值不低于每股50港元。1978年年底,为避免打草惊蛇,他采用分散户头悄悄买入(当时交易所还不像今天这样透明公开),从每股10余港元,一直买到30多港元,共吸纳2000万股,掌握九龙仓约18%的股份。本来,李嘉诚是想通过买入股票的方式,控股九龙仓,但后来因其他原因,不得不慷慨转让这些股份。不过,一进一出,才一年多时间,李嘉诚获利达5900万港元。其间,九龙仓股价最高达100元左右,可见李嘉诚的眼光多么精准。
1986年,李嘉诚财团趁石油价格处于低潮时期,收购赫尔辛基石油公司52%的控股权。同年12月,收购英国伦敦上市的克拉夫石油公司4.9%的股权。
ps:价值投资者,几乎都喜欢逆向投资,即巴菲特所说的“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他们像一个个聪明的姑娘,喜欢在白马王子受难时,挺身而出,和王子共渡难关,此后一生过着幸福的生活。
2、善于等待,伺机而动。
1984年,收购置地旗下的港灯公司时,置地开始要价在6.5至6.6港元,比当时市价高出约12%。李嘉诚还价低于市价13%收购。谈判未果。此后一年,李嘉诚好像对港灯毫无兴趣,直至财政危机日趋严重的置地找上门求收购。这次,李嘉诚以较市价低13%的价格,把觊觎已久的港灯收入囊中。
ps:巴菲特曾说,他用屁股赚的钱,比用脑袋赚的多。身在股市的人都知道,最难的不是分析基本面、看财务报表,而是坐着一动不动,特别是股价不振、喋喋不休的时候,你甚至会开始怀疑人生。可是,大多数股民都希望一夜暴富,于是整天忙碌于买进卖出,不是买贵了,就是卖便宜了,涨了嫌买少了,跌了嫌买多了,患得患失,没完没了,时刻被懊悔的情绪所烦扰。逢人便如祥林嫂一般,唠叨:如果我某只股票没卖,现在已经赚了多少倍了。
3、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在收购港灯时,李嘉诚动用各种网络全方位收集有关资料,尽可能了解交易对手的行事风格。由于事前调查研究非常充分,李嘉诚仅通过两次会议,就完成港灯的收购。事后,李嘉诚表示:“假如我不是很久以前存着这个意念和没有透彻研究港灯整间公司,试问又怎能在两次会议内达成一项总值达到29亿港元的现金交易呢?”
还有,每次竞标土地,李嘉诚总是洞察先机,仔细研究,精心计算,全面分析,制定出夺标的最高价格,若超过此价,就果断退出。
PS:学会估值是价值投资最重要的必修课之一。不懂估值,就不知道安全边际在哪儿。当然,估值是毛估估的,不可能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这里的估值,不只是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测,还包括你对企业所在行业、企业商业模式、企业管理层等各方面的了解。你掌握的信息越全面,分析越透彻,你作出的投资决策就越准确。
来源: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