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越来越多亮相不同生产生活场景。
8.1%!这是2025年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3.3个百分点。
数据背后,重点产业平稳向好、市场拓展接续推进。今年以来,成都坚定不移推动工业立市制造强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水平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何以走出上扬曲线?
内需加速释放 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今年一季度,37个大类行业中有28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为工业生产较快的增长势头夯实了基本盘。
高技术产业较快增长,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6%。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智能手表产量分别增长4.1倍、100.3%、90.8%。
“虽然外部冲击对工业经济运行带来不少困难,但中央、省市已作出应对部署,随着一系列增量政策靠前发力,内需加速释放,今年以来市场主体信心有力提振。”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内需加速释放,信心有力提振,一个个微观市场主体同样有着这样的感知。
走进位于新津区工业园区的成都希望食品有限公司,在研发中心,研发人员正在有序地忙碌着,空气中不时传来食物的阵阵香味。新希望美好食品研发负责人连军强说,“公司明星产品美好小酥肉销售额已突破13亿元,更是获得了连续三年全国销量第一的成绩。”
今年2月,创意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格致大模型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成为成都8款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AI大模型之一。创意信息总裁王震透露,目前,基于该模型的智能审批、政企助手等产品已在政务领域应用,企业侧的知识管理、智能客服等场景也在逐步落地。
如何增强发展后劲?
实施重点企业培优 布局未来产业
“把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成都还要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加速奔赴‘星辰之约’,我们将优化火箭发射导航系统,为‘成都造’火箭提供高精度抗干扰终端。同时,开放供应链需求,扶持本地中小企业切入火箭箭载设备、卫星电源模块等配套领域。”成都盟升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荣说道。
3月26日,由四川腾盾科创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混江龙”水陆两栖无人机在成都成功完成小河流水面起降,为低空经济发展增添了又一解决方案。“此次飞行实现了国内无人机在小河流水面起降的新场景应用。我们将持续深化推进无人机及其应用技术创新。”腾盾科创相关负责人表示。
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龙头企业稳存量补缺口、增强发展后劲优政策抓项目、突出区域协同强产业提能级。实施重点企业培优工程,力争全年新增50亿元级工业企业6家以上,净增规上工业企业350家以上。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鼓励盘活老旧厂房引入高端制造项目,全年新增都市工业项目100个。
(来源:成都日报)
Copyright © 2012-2023 财富成都融媒体—— 政务融媒体专业服务商! All Rights Reserved .
技术支持:全分享蜀ICP备13003206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0274号
蜀ICP备130032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