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成都智库力荐(本期主角 许小年/本文摘录于许小年在“中国绿公司联盟朗诗圆桌会”上的演讲)
中国处在调整期
中国经济的高杠杆问题,现在刚刚显露出来。经济的短期增长明显放缓,放缓有多种原因有,其中之一也是高度负债。政府和企业大量借债,搞投资拉动,投资的结果是产能的增加超过消费能力,造成各行各业的大量过剩产能。在过剩产能压力之下,企业现在不敢投资了,特别是制造业不敢投,最近房地产业也不敢投了,投资增速下降,经济增长跟着往下掉。
投资不行了,消费是不是希望所在?很遗憾,消费不是想刺激就能刺激起来的,消费要有收入作为支撑。过去十几年间,中国居民的相对收入一直在下降,绝对收入还在增长,但是增长速度落后于GDP,落后于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的增长,以至于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地缩小。清华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1993年居民收入为GDP的63%,2007年降到52%,估计这个比例近几年还在下降,收入跟不上,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弱。
结构失衡给经济带来风险,中短期的最大风险在房地产,房地产价格如果大幅度调整,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就水落石出,接着就会牵连到银行。经济结构出问题并不可怕,调整过来就好,在调整的过程中,增长速度不可避免地要下滑,但在调整之后,就可以迎来另一轮增长的高潮。
中国再出强刺激可能性不大
结构型问题造成了短期的需求疲软,投资和消费都不乐观,经济的运行势态可以从“克强指数”中的发电量看出。请大家注意,用发电量作为GDP的近似指标,并不是要预测下几个季度的经济增长,宏观的GDP和企业没有太大关系,企业做的怎么样和能不能准确预测GDP几乎没有关系,做企业不是判断大势踩准点,如果眼睛盯在宏观上,盯在政府什么时候出刺激性政策上,你的企业就危险了。
有人关心现在的微刺激会不会变成强刺激,我说微刺激、强刺激跟你有啥关系啊?即使像“4万亿”这种前所未有的刺激,也不过维持了两三个季度的繁荣,结构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政策的作用注定是短期的,从发电量这张图上看得很清楚,2009年之后就下滑,2012年在“4万亿2.0”的刺激下,有所反弹,今年一季度再掉头向下。铁路货运总量也传递了同样的信息:政府政策短期有些作用,但不可能扭转经济的长期趋势。
我认为再推出强刺激的可能性不大,原因一是政府意识到“4万亿”强刺激的严重后果;二是缺乏强刺激的资源,货币发行没有太大空间,财政政策方面,仅中央政府也许还有些余力,地方政府已经负债累累。第三,本届政府的思路是通过改革创造新的红利,而不是政府花钱和印钞票。在改革方面确实也做了一些事,尽管不到位,方向还是应该肯定的。
企业宁可踩空,不要断粮
从宏观层面分析的结论是:需求很快好转的希望不大,要等消除了过剩产能后,投资才能恢复,消费则取决于收入结构的调整。由于阻力大、方法不得力,改革红利也不是马上就可以看到的。这对企业意味着什么?企业将在长期的低增长环境中运行,我想强调低增长的长期性,因为目前的增长放慢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结构性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
在这样的环境中企业怎么办?收缩战线,回收现金,宁可踩空,不要断粮。对于收缩战线,有些企业感到纠结,有一种矛盾心里,现在收缩了,刺激性政策一出台不就踩空了?我想说踩空不怕,以后还有机会,要是现在断了粮,以后就没机会了。
收缩战线,思考转型
在收缩战线的同时,建议大家认真思考转型。说到转型,我的观察是谈得多,做得少,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为企业还没有到生死关头。人都有惰性,一旦习惯形成,让他改很困难,不到生死存亡的关头不会改。在宏观的层面上,我们希望看到增长模式的转变,在企业层面上,希望看到经营模式的转型,而阻碍转型的,主要是认识上的问题。
我们需要认识到,低成本扩张、抢占市场的时代已经结束。第二,低成本获取技术和产品的时代也已经结束。过去国内、国外有未满足的需求,也就是有现成的市场,产品做出来不愁卖,跑马圈地,看谁的速度快、产量大、成本低。现在不一样了,市场迅速饱和,房地产业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今后再想拿市场,必须从同行中拿了,不是“占”,而是从别人手里“抢”。过去我们生产简单的产品,像我手里的这个麦克风,技术不用我自己开发,到海外买两把,拆开了,零件一个一个的仿制,再组装起来就行了,很多制造业的企业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现在低端市场都已饱和,高端的你仿不了,这个智能手机你把它拆开了,揉碎了,还是不会做,必须要通过自己的研发,才能掌握能够打入市场的技术和产品。这是一个全新的经营环境和全新的竞争环境,要想扩大市场份额必须从你的同行手中抢夺,现有的产品卖不动了,要用新的产品打入市场,必须进行研发,这是很大的挑战。
不少企业意识到转型的重要性,必须从知道转变为创新,但不知道怎么去创新,觉得转型的风险更高,有一句话很流行,“不转型创新是等死,转型创新是找死”。
内心缺失导致创新能力低
那么,为什么我们企业的创新能力长期处于低水平呢?深入观察,内心世界的缺失是一个原因。按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但是仔细分析会发现,中国人的个人价值通常是用客观标准衡量的,他非常在意别人怎么看他,而不是主观的、发自内心的感受。什么叫成功呀?他认为成功有客观标准,企业的成功是用销售额、市场份额衡量的,企业家就要看他住什么样的房子,开什么车子。每天想着销售额和市场排名,他当然只求做大而不求做强。
商学院的学生在一个班里,班长的企业是上百亿的销售,几个亿的或者几十亿的只能做班委而当不了班长,好像个人的价值和成功都体现在企业的规模上。企业的经营也喜欢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做那么大?因为他进了房地产,所以我也要进。攀比、模仿,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冲动,没有内心的冲动和激情,怎么可能有创新呢?
乔布斯对创新的执着追求已不能用赚钱解释了。两年前我到加州参观脸书,同行的朋友问扎克伯格,你为什么要办这样一家公司?他说:让6亿人在一个平台上交流是件很酷的事。扎克伯格没有提他和几个小伙伴当初的动机——上传女生的照片,评比谁更漂亮。不管什么动机,都是发自内心的冲动。财富当然也是创新的激励,但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主要的激励。钱可以给人带来幸福感,但这个幸福感衰减得很快,你赚到第一个一百万欣喜若狂,赚第二个一百万笑笑而已,第三个恐怕就觉得很平常了,这个现象在经济学上叫做“边际效用递减”,内心精神上的驱动就没有这个问题。
如何建立自己的内心世界?人的一生应该追求什么?其实没有统一的答案,个人价值也没有客观的标准,全凭你自己的感受和感悟。
转型一定要转向价值创造
另一个与创新相关的概念是价值创造,企业存在的意义就是创造价值。有人可能会问,企业不是要赚钱吗?一点不错,企业要为股东赚钱,为了持续地赚钱,企业必须为社会创造价值。赚钱和创造价值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可持续性,如果没有创造价值,你今天赚了钱,明天可能就赚不到了;如果创造了价值,今天没赚到钱,明天、后天一定可以赚到。
什么叫创造价值?我的定义有两个,第一,你为客户提供了新的产品和服务,客户可以是企业或者个人消费者。比如说智能手机,苹果公司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产品,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更准确地讲,是创造了新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苹果当然创造了价值。腾讯推出微信服务,人们因此获得了新的交流沟通手段,丰富了他们的社交和私人生活,这个也是价值创造。第二,你可以提供现有产品和服务,但是你的成本更低,从而价格更低,通俗点讲,为客户省钱了,你就为他们创造了价值。
搞清楚创造价值和赚钱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思考自己商业模式,有助于思考转型的方向。转型一定要转向价值创造,以价值创造为基础,企业的发展才可能持续。以互联网金融为例,现在一窝蜂地上,看上去都赚钱,但大多数不可持续,因为它们没有创造价值。做信贷生意,最困难的是信用评级,准确估计每一客户的违约风险,才能决定贷款的利率和数量,这就需要收集和分析客户公司或个人的财务信息。
很多企业和个人过去在淘宝网上交易,阿里巴巴利用这些交易信息,估计它们的财务状况和违约风险,根据信用等级发放贷款。你搞一个网站,只是把借方和贷方拉到一起,但你没有信息,无法评估信用等级,你的价值创造在哪里呢?阿里金融提供了低成本的信用评级,它创造了价值,它的商业模式因此是可持续的。
今天各位到这里来听宏观经济分析,想更好地判断形势,判断政策走向,这个当然可以帮助你的企业赚钱,但是并没有创造价值。你踩点踩对了,赚到了钱,一定有企业踩错了,你赚了它们的钱,就像炒股票一样。
从社会总体来看,猜宏观、猜政策不创造价值,仅仅在企业之间重新分配价值而已,宏观分析所带来的社会价值总和等于零。所以我建议大家不必过度关注宏观,要把精力和时间用在企业的价值创造上,思考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经济有周期波动,上上下下很正常。一个好的企业,并不是看你上升期扩张有多快,而是看下行期能不能撑得足够长。建议大家多花点时间读书和思考,思考如何转型以及如何创造价值。
(本文摘录于许小年在“中国绿公司联盟朗诗圆桌会”上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