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成都智库力荐(澎湃新闻记者 康宁)
创新工场创始人兼CEO 李开复。
主讲人:李开复(创新工场创始人兼CEO)
主题:“人工智能时代,引爆人机共生新生态”高峰论坛
时间:2016年6月13日
主办方:《清华管理评论》、创新工场、湛庐文化
【编者按】
在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引爆人机共生新生态”的高峰论坛上,创新工场创始人兼CEO李开复说,人工智能的崛起并不会威胁人类的未来,反之它将会带来新的商机。当人类从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的时候,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那些感兴趣、需要天赋的事情。但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社会也将面临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时代未曾遇到的巨大失业难题,10至15年之后,或许过半数的工作岗位将会被机器人取代。
李开复认为,在人工智能即将到来的黄金时代,如果父母仍在鼓励孩子去选择安稳的工作,那其实就是害了他们,因为重复性的工作将最快被取代,取代了以后也不会再回来。我们应该认真反思个人、孩子、社会的发展是否能够适应未来即将面临的挑战。
以下是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对李开复发言内容的摘录:
“今天的人工智能再智能,也还是我们的奴隶和工具”
2016年3月,AlphaGo击败围棋手李世石,似乎让全世界进入了人工智能的元年。很多人在讨论:人工智能是否将超越人类?奇点是不是即将来临?人类会不会毁灭?很多科幻小说似乎都是这么写的,计算机、人工智能不但会有智慧,而且会有意识,它能够保护自己,因此就会伤害人类。我想说的是,这是一个很大的假设,它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今天,我们还没有足够的科学理论来做一个客观的、确定的判断。
今天的人工智能,还欠缺很多人类所拥有的能力,比如计算机并没有自我存在的意识,也没有感情,更没有摧毁人类的欲望。在我看来,今天的人工智能,再智能也还是我们的奴隶和工具。因为它是在我们的操控和指引之下,才学会了下围棋。我们面临的一个机会和挑战,是我们能不能好好地驾驭这样一个工具,而不是说很恐惧它明天会成为我们的主人。
人工智能通常可以分为感知、决策和反馈三个研究方向。感知就是看到、听到,取代我们的眼睛、耳朵。当机器人看到这张图,就会说,一个婴儿抱着泰迪熊睡在沙发上,这是人工智能理解的内容。在感知方面,我觉得现在我们看到语音、手势识别,未来也可以应用在安防领域。
决策就是判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该去买卖哪一支股票,该去推荐哪一个异性的对象来交往,或者预测明天的天气会怎么样。再比如Google的自动回复功能非常酷,如果你用Gmail,手机收到邮件之后,它会提示你,要不要这么回。当有一个人发一封感谢信,他会自动写一个回复:“非常感谢你的来信,我非常感谢你对我的赞扬。”
除了决策之外,还有反馈。比如经常在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机器人、无人驾驶。比如无人驾驶的汽车,就是把各种不同的感应器全部扔到一个机器里,机器告诉你怎么去开,深度学习后可以把不同的东西扔到一起做判断。虽然今天大家都在讲家庭机器人,但是在我看来,人工智能首先会运用在工业上,再从工业走上商业,再走入家庭。因为家庭的要求是最高的,现在的技术还不够,但不断会有商业价值的东西来促使技术的推展,然后再进入家庭。这就是从决策到反馈。不久的未来,
这些人工智能的应用,会进入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为什么这几年,人工智能会有这么大的进步呢?Geoffrey Hinton在2006年提出深度学习是一个非常大的推动力。如果说过去的机器学习是很浅的学习,今天的深度学习就给了计算机非常大的自我学习空间。机器能够从大量的样本中抽象出概念来。比如说我给你看很多很多脸,每一个名字、男女、年龄,它自己慢慢就会学习,原来眼睛、头发、眼镜是这么回事,慢慢自己提升能力,在非常海量的数据上能够理解概念,判断、推测,作出很好的决策。
深度学习到底价值在哪里呢?在深度学习之前,人的识别的能力是接近95%,机器只有75%,最近因为深度学习,机器超过了人类。当机器在识别的能力上超过了人类,它就可以有很多应用,比方说在边防、保安,查看人跟身份证是否匹配,机器做得比人更好。
“10至15年之后,或许过半数的人类可能都要面临工作部分或全部被取代”
从未来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到,未来十年之内都会不断有人工智能促使新的产业产生。比如在金融领域,过去我们经常接到广告电话,推销一些大家不感兴趣的金融产品。应用人工智能以后,你接到的电话可能就是你想买的,它让公司能准确找到目标群体,也避免了用户被过分骚扰。
人工智能的兴起将带来巨大的商机,因为人工智能发展得非常快,在很多领域我们过去所熟悉的工作有些会消失。今天会场上就有一个很优秀的翻译,作为一个实时、无错误的、充满感情和吸引力的翻译,她的工作机会还得以保留。但那些简单、廉价的文字摘要或简单对话的翻译,机器已经可以做了,而且以后会快速地进步,大胆地说,95%的翻译应该都会被机器取代。
成长为一个律师很困难,但做一个法务助手很容易。成为一个医生可能不容易,但设计一款辅助医疗的工具却不难,这么做并不会取代医生,但所需要的医生和护士的数量却会下降。还有交易员、股票分析师依靠大量数据分析的工作,如果用机器来做可能效果会更好。
可以大胆地假设,未来带有“中介”或“助理”两字的工作,首先会被消灭。很多重复性的、数据性的、客观性的、可以衡量的、可以计算出来的东西,基本会被取代。
10至15年之后,或许过半数的人类可能都要面临工作部分或全部被取代。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却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使用机器人的成本越来越低,边际成本会不断地下降。机器人可以24小时,一年365天工作,他们不会罢工,不会抱怨,不会抗议,他们非常听话。谁能发明这些人工智能的机器人,谁就能从中获取非常好的利润,然后从资本雄厚的行业开始向落差最大的行业不断推广。
但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机会和挑战呢?虽然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会促进新工作的产生,但产生的工作肯定远远少于失去的工作,所以人类面对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怎么样才能维持经济体系和社会状态的稳定,如何让巨大的失业问题不带来太大的社会挑战,这是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时代没有看到的。
“我们积极还是消极地看待未来,很大程度看我们怎么做,怎样教育下一代”
面对未来,到底是乐观还是不乐观呢?我觉得我现在可能是50%比50%。50%的人同意人工智能将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而且让我们从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做那些我们更有兴趣、需要天赋的事情。只有那些重复的工作都被机器取代了,我们才会去追寻自己的心,找到未来人类应走的方向。另一方面我也很担心,现在的年轻人在虚拟社会里长大,工作不好找,金饭碗也不在了,要成为顶尖画家、记者太难时,很可能会选择躺在沙发上玩VR游戏,这可能是人类面临的不好的结局。
我们积极还是消极地看待未来,很大程度看我们怎么做,怎样教育下一代。过去父母期望孩子找一份安稳的工作,而这些工作往往都是些重复性的劳动。如果现在还这么去教孩子,其实就是害了孩子,因为重复性的工作将最快速被取代,取代了以后也不会再回来。
我建议父母们应该重视启发式教育,让孩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因为一个有兴趣且投入激情的人是很难被机器取代的,这甚至可能是他唯一不被机器取代的路。那些热爱做诗的诗人,特别会唱歌的歌手,或者非常有才华的科学家,他们将会更好地开创各自的事业。
第二点,我觉得可以平衡一下我们感性和理性的思维,过去50年很多人都是被就业,为了就业选择读理工科或商学院,却放弃了自己最渴望做的事情。事实上,华尔街过去的10年,交易员就从10万变成了5万,以后还会更少。刚才讲的很多其他的商科、工科可能也是一样的。所以也许可以再考虑一下我们的下一代,如果真的对文科,对艺术有兴趣的孩子,我觉得应该退一步考虑更多的方向。最后,我觉得任何的领域如果你真的让自己扎得很深,做成顶尖的人才,这样才能让自己不被取代。
我非常希望今天的这个交流让更多的父母,还有更多寻找未来方向的人能够考虑一下。也许人工智能的崛起,是一个创新、创业、产生商业价值的机会;同时,也促使我们对个人的发展、孩子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反思的状态,希望我们未来能让全人类走得更好。
(本文内容依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主讲人审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