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济学人》杂志刊登文章再度分析共享经济模式为何盛行。
昨晚,共有四万人在一家网站上预定了房间。这家网站可以提供25万间客房,房间遍布192个国家的30,000个城市。网站会员们可以自主选择房间,然后在网上为一切需要使用的东西支付费用。但他们租的这些都是由个人而不是连锁酒店提供的。房屋主人和客人可以通过总部设立在旧金山的Airbnb网站完成点对点租借过程。自2008年该网站建成以来,已有超过400万的用户,其中仅在2012年,用户量就高达250万。这是大型共享经济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例子,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租到房间,还可以直接通过网站互相租借汽车,游艇等个人物品。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和沙发客、拼饭、拼车没什么区别。但是,网络技术降低了人们共享的成本,让我们能比以往更容易并且廉价的获得共享资源,也就有可能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与之前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网站上关于人和物品的数据更加充足,使得可以用来交易的实物更丰富。在使用网络之前,从别人那里租冲浪板、电动工具或停车位也是可行的,但因此造成的麻烦可能比省的钱还多。 而现在,诸如Airbnb,RelayRides 和 SnapGoods之类的点对点网站快速匹配出租者和租借者,用有GPS系统的智能手机就能立刻找到附近哪里可以租车,社交网络让出租和租用者能够相互了解并建立信任,费用则可以用在线付款的方式支付。
如同易趣让每个人都能成为交易中的卖家一样,只要条件允许,共享类网站让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车变成出租车或者把房子变成精品酒店。只需要上网下个app即可。这一租借模式非常适合出租昂贵且不常用的物品。卧室和汽车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当然瑞典的营地、澳大利亚的农田或者法国的洗衣机也可以拿来出租。如同共享经济的支持者们常说的,使用渠道比拥有权更重要。
关于这个问题,Rachel Botsman写了一本书。他认为,仅仅是消费者之间的点对点对租借市场就价值26亿美元。共享经济广义上应该包括点对点借贷(尽管现金很难成为备用的固定资产),或在自家屋顶上装一个太阳能电池板再把电力卖给电网(虽然看起来有点像实用主义者的做法)。共享网络不仅造福了个人,也让公司得以受益,公司闲置的办公室和机器设备也可以租出去。但是,共享经济的核心还是人们互相租借东西。
这种"协同消费"其实是件好事,原因如下。物品主人可以利用没有充分利用的资产赚钱。 在旧金山,用Airbnb网站出租房间的出租者们平均每年可以租掉58晚,赢利9300美元。 用RelayRides出租自己的车子的车主平均每月赢利250美元,有些甚至会超过1000美元。相较于直接购买或向租赁公司租借,这种消费方式可以大大减少花销。(很多共享类公司能在金融危机期间赢利也不足为奇)。这种方式也很环保,需要的时候再租用而不是直接购买,意味着更少的汽车和更少的能源消耗。
对于热衷交际的人来说,通过提供住宿结识新朋友是共享经济的魅力之一。对于保守和持怀疑态度的人来说,他们仍然可以选择酒店,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网络可以带来信任。不仅共享网络平台会审查用户身份,每次交易的双方互评也可以让用户们可以一目了然的看清那些臭名昭著的使用者。通过Facebook和其他社交网络,交易双方可以相互检查,找到共同的朋友(或朋友的朋友)。 虽然2011年的时候,Airbnb一个用户的公寓被彻底毁坏了,但通常情况下整个系统还是运转正常的。
未来我们"一起租
共享经济十五年前就进入美国了,有点类似网上购物。起初,人们会担心安全问题,但在亚马逊之类的网站成功购买了几次之后,他们就会认为在其他地方购买也是安全的。同样,在尝试了Airbnb或汽车租赁服务后,人们也会有兴趣尝试其他产品。拿易趣来说,一开始它只是个点对点交易市场,而现在的主力军已经是很多专业的"资深卖家"了(其中许多人开始时只是普通用户)。与此类似,共享经济也为企业提供了新机遇。例如,有些人专门买了车用来出租。
专门的汽车租赁公司也看到了共享网站的商机。Avis汽车租赁公司就和竞争对手共享一些资源,而汽车制造商GM 和 Daimler也是这样做的。未来的公司可能会采用混合模式,在共享网站上列出有剩余的东西(无论是车辆、设备还是办公空间)供大家相互租借。过去,通过网络办事的新方式并没有完全取代旧的方式,但一直在对此产生影响。正如网上购物迫使沃尔玛和乐购做出调整一样,网络共享最终会影响交通、旅游、设备租赁等各个方面。
共享经济的主要困扰是监管的困难。例如,房间出租者是否需要支付酒店税?阿姆斯特丹的官员正在用Airbnb列表来跟踪无牌酒店。在美国的一些城市,迫于传统出租车公司的抗议,点对点出租车服务已被禁止。危险的是,虽然我们需要更新一些规则来保护消费者,有些方式还是会破坏竞争。房间出租者应缴纳税款,但对待他们当然不能像对Ritz-Carlton酒店那么严格。如果规则不严格的话,对房间和早餐征税都显的有些多余。
网络可以给消费者带来诸多利益,共享经济是最新的例子。这一新兴模式现在已逐渐发展壮大并足以引起立法者和公司的关注。尽管我们能看到的还只是共享经济的冰山一角,但分享所创造的价值值得更多的关注。
财富成都编辑部提示:智库分享栏目文章,为财富成都智库、专栏作者及资深会员撰写或推荐分享的内容,目的在于促进投资、创业者们的交流和发展。好东西大家共分享将更具价值。财富成都智库欢迎就此话题撰写、分享更多商业智慧。如果因此侵害了作者本人或相关方的意愿,请您及时告知,我们将暂停分享。(编辑:付道金)
Copyright © 2012-2023 财富成都融媒体—— 政务融媒体专业服务商! All Rights Reserved .
技术支持:全分享蜀ICP备13003206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0274号
蜀ICP备130032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