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成都热点关注:
人工智能不仅是未来经济竞争的焦点,更是未来生产活动的赋能工具。如何让成都的人工智能更“强大”、让生物医药更“聪明”,推动更多“成都造”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4月2日,由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指导,成都市产业数字化促进会、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供需对接活动”在天府国际生物城举行。本次活动围绕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生物医药的应用场景和技术路线开展供需对接交流,挖掘人工智能在生物医药领域潜在应用场景,现场提交了20余项AI应用场景需求,推动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与生物医药产业深度融合。
需方“下单”:
企业提交20余项AI应用场景需求
“在供应链方面,如何保证产品在市场上投放时不断供,是一个难点。目前我们主要靠人工来计算,工作量非常大。”在需求分享环节,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CIO肖俊说出了目前面临的一些难点。
他表示,在生产研发、制造与供应链、商业推广等各个方面,生物医药企业都需要人工智能的助力。
肖俊举例,比如公司计划去印度做产品推广,需要了解当地的市场行情、产业政策、经销商分布等各种基础信息,这就必须到相关专业网站上进行查询,再制定详细的拜访计划,做这些准备工作,有可能就需要花费三个月甚至半年时间。“能不能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当我把相关需求信息录入之后,自动就能生成详细的拜访计划?”肖俊表示,这样的话,所需时间就能从几个月缩短到一天甚至几分钟。
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需要人工智能助力,也是现场的一大共识。在互动交流环节,与会的生物医药企业提交了20余项AI应用场景需求,涵盖靶点筛选、模型设计、知识库建立、智能制造等领域。
“根据今天收集的信息,我们将持续举办AI技术培训会、场景对接会等对接活动,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的应用落地。”成都市产业数字化促进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促进会还将推动建立“AI生物医药创新生态联盟”,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对接优质服务商,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数字化服务。
供方“接招”:
建议积极拥抱DeepSeek大模型
“在生物医药行业这一垂直领域里,大模型应用场景的落地主要集中在临床报告分析、文档总结和撰写、市场和客群分析等方面。”腾讯云资深架构师吴驰进行了《腾讯云AI知识引擎助力快速打造药企知识库》的分享。
吴驰建议,生物医药企业可积极拥抱人工智能DeepSeek,因为它有着更低的研发成本和更高效的资源利用。同时,作为开源模型,DeepSeek的性能比肩市面上的头部闭源大模型。
吴驰表示,腾讯体系产品全面拥抱DeepSeek,并提供DeepSeek API调用。同时他介绍,腾讯云大模型知识引擎可提供标准模式、工作流模式、Agent模式三种模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在医药数据库的基础之上,大模型能更好地解决什么问题?四川长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对此总结了以下几点:关于知识点的总结与观点提炼、多参数下的信息判断结论与推演、科学转化的趋势发展与判断。同时,该负责人表示,生物医药AI大模型在药物发现、临床试验、质量把控、药物警戒等应用场景中都能发挥有效作用。
产业融合:促进供需双方精准对接
实际上,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均是成都的优势产业。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有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2024年成都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相关企业突破千家,实现“双千突破”。目前成都已建成大型算力中心9个,算力规模8700P;8个大模型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8款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开发布;获批建设全国首批数据标注基地。
同时,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先后入选四川省战新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产业新赛道,综合实力排名西部第一。
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成都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重点打造了大输液、血液制品、抗体药、核医疗、疫苗、中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等优势赛道和特色赛道,医药制造业规模居全国第4。培育了4户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上市企业数量居中西部第一;建成300余个创新平台,平台齐全度名列全国前茅,2024年获批上市“成都造”1类新药6个,居国内领先地位。
据介绍,接下来,成都还将持续常态化举办“人工智能+”产业供需对接活动,促进供需双方精准对接,推动场景应用需求深度挖掘,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红星新闻)
Copyright © 2012-2023 财富成都融媒体—— 政务融媒体专业服务商! All Rights Reserved .
技术支持:全分享蜀ICP备13003206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0274号
蜀ICP备130032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