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星球研究所」?

作为一名甘肃人,他很自然地点开了这篇文章。然后,就被惊呆了。
  财富成都创业交流(原创: 熊少翀  高樟资本  2017年12月的一个中午,90后设计师张靖正在公司食堂跟同事们吃午饭。刷微信时,他发现整个朋友圈都在转发一篇文章,名叫《甘肃从哪里来?将往何处去?》。

  作为一名甘肃人,他很自然地点开了这篇文章。然后,就被惊呆了。

  张靖从小生活在黄土高原的黄土塬上,目之所及都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和平原之下的千沟万壑,内心早已觉得平淡无奇。但当他看到下面这张图时,第一次被自己的家乡震撼了。

 
  2017年在宁夏读完大学后,张靖从西北去了上海,一个风景截然不同的世界。每次别人问起他的老家,大家都会觉得那就是一个土地干旱、尘沙漫天的偏远荒凉地带,环境恶劣,甚至不宜生存。

  但这篇文章没有延续这种刻板印象,它采用了很多绿意盎然、朝气蓬勃的照片,还原了一个更加真实的黄土高原。

   为家乡正名的时刻到了。张靖激动地把文章发给同事们看,所有人都一脸吃惊:「甘肃,竟然这么美?!」转发完文章,张靖开始关注这个微信公号,名叫,「星球研究所」。他很好奇,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在做这样一件事情。于是他专程来到北京,拜访这个团队。

  后来,张靖成为了星球研究所第五位员工,负责设计类工作。

  高樟资本创始人范卫锋,早在星球研究所只有2000个粉丝的时候就关注到并坚定投资。

  人民创投总经理赵亚辉和飞马资本合伙人钱倩,也在2016年就已是星球研究所的忠实粉丝,并在2018年成为星球研究所的A轮投资人。

  赵亚辉也是一个走过高山大川的人。多年来,他曾以人民日报高级编辑和记者的身份,随远望三号航天测量船跨越三大洋,上西藏阿里纳木那尼雪峰徒步攀登大冰川,下西沙群岛跟踪首次地磁科考,随潜水员潜入云南抚仙湖底探访水下古城,单车横穿罗布泊进行科考探险,重走中国西北角走访7省区,跟踪2005珠峰测量行动超过百天,二十多次上青藏高原,走过中国所有地级城市和超过三分之二的县区……沙漠腹地、雪山深处、海岛礁盘、地球三极,都有他的足迹。而他,也被星球研究所吸引过来。

  创始人耿华军,最初并没有想到自己能有这样的魅力。这位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编辑学专业的才子,一向低调,身形清瘦,说话也不多,鼻梁上架一副普通的细框眼镜,朴素安静得就像他取的文章标题。

  但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安安静静的人,在眼下充满浮躁和功利情绪的新媒体圈,愣是扎扎实实做出了一个180万用户的垂直头部大号,以及一篇接一篇的爆款文章。

  这是一件多神奇的事情。偌大的中国,有成百上千万的人足不出户,在这里登高山、涉大川,仰观宇宙星河,俯察人间百态。

  然而,在一次次的奇妙体验后,很多人其实依然不清楚,这背后的「星球研究所」,到底是一家什么机构?

  「中国人手机里的BBC」

  如果要把耿华军的人生分为两部分,那么分界是在2016年11月17日。

  在这之前,耿华军在国内出版界和互联网行业做了14年,一如现在的勤勤恳恳。但人生就是这样,没有选对方向,再努力也很难有多出挑。

  耿华军的幸运是,在2016年下半年,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并擅长的事。

  作为一名国家地理的狂热爱好者,耿华军平时最爱看的就是地理、人文类的文章和纪录片,但是他发现,公众号上基本都是介绍好吃好喝好玩的旅游攻略性的文章,并没有他想看的深度内容,而有些特别专业的地理类文章,又过于晦涩难懂,并不是大众所能接受的。

  这中间地带,会不会是一个机会呢?

  呼伦贝尔草原上云层集聚,形成这壮观的景象,暴雨也伴随其中。

  当时有不少人跟耿华军说,新媒体的红利已经过了,这个选择要再谨慎一些。但耿华军完全不这么认为,「新媒体只是过了粗放的野蛮生长阶段,未来越来越需要有思考、有深度的内容,好内容永远有红利。」于是,耿华军自己尝试写了一篇。结果一写,就到了现在。

  就在耿华军刚做不久时,当时主投新媒体领域的高樟资本创始人范卫锋关注到了星球研究所,在北京跟耿华军深聊了一次,并有了投资意向。

  范卫锋当时判断,传统媒体,比如一些细分领域的大的杂志或电视频道,都会有一个新媒体化的创业机会。国家地理这一块也一定会跑出来一家大的新媒体传播集团。中国至今都缺少一家新媒体化的BBC(英国广播公司)或Discovery(美国探索传播公司),前者拥有全球最顶级的纪录片制作水准和影响力,后者则是一家覆盖了全球220多个国家的纪实媒体公司,累计拥有30多亿订阅用户,2018年营收105.53亿美元(约合725.94亿元人民币),现已有160亿美金市值。

  范卫锋认为,星球研究所如果能够稳固“地理新媒体”第一品牌,专注于深度介绍中国乃至全球极致的自然风光及背后的故事、价值观,用美妙的叙事结构串联顶级的摄影作品,商业潜力颇大。

  甚至,星球研究所还可以不局限在风光地理,而在这一基础上,向人文、历史、城市、建筑、经济产业、科技工程等诸多领域开拓,很有想象空间。

  梵净山,在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中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在这之前国内其实很多人都没去过,甚至都没听过梵净山这个名字,我们的这篇文章将这座红尘孤岛重新介绍给了大家。

  范卫锋的这一判断极大地坚定了耿华军的信心。

  2016年11月17日傍晚,耿华军照常按点发完文章后,就收拾收拾睡觉了。第二天醒来发现,爆了。

  「当时感觉有点紧张,很多人加我微信,不通过感觉不礼貌,通过了不回复感觉更没有礼貌,但根本回不过来,因为一两天就加满5000人了。后来我个人微信还被限制发消息了,可能怀疑在做啥不正当的事吧。」至今回忆起来,耿华军还是觉得很神奇。

  星球研究所的第一篇十万加爆款就这么诞生了。这篇文章的名字叫,《登上珠峰,你会看到什么?》。

  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很容易能理解,为什么这篇会爆。耿华军说,如果仅仅谈珠峰,不太可能成为爆款,因为介绍珠峰的文章太多了,而这篇的亮点在于把攀登珠峰的过程和介绍珠峰结合在了一起,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风景在变,人面临的困难和心态也在变,人性就凸现出来了。

  「绝大部分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去登珠峰,但看了这篇文章就好像自己亲历了一遍,而且对人性有了更多的思考。」他说。

  珠峰完美一战,让耿华军充分证明了自己,高樟资本也正式投资了这一项目,陪伴耿华军走向更远的征程。有了充足的弹药,耿华军也终于告别单兵作战,而开始组建团队,特别是专业化的团队。

  现在,星球研究所已有24人,其中一大半是具有专业背景的高学历人才。比如耿华军的合伙人魏桢,她是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的硕士,还有地球科学博士陈翀,自然地理学硕士陈玉、王朝阳,地图制图技术专业毕业的巩向杰,地质学硕士张照,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纪秋梅等等,以及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陈思绮,历史地理学硕士吴鹏飞,建筑专业的李张子薇,生态学专业的张楠等都先后加入了星球研究所,军威凛凛。

  耿华军,正在跟他的90后队友们一起,攀登真正属于自己的“珠峰”。

  「爆款专业户」

  爆款,只有「没有」和「无数」的区别。

  找到了感觉的耿华军,之后文章的平均阅读量更是达到50万以上,在朋友圈转发刷屏成为家常便饭。

  比如《什么是中国?》,一篇文章讲清楚中国人类文明简史,阅读量达到300多万。文章从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产生青藏高原,一直写到强大中国的今天,用81张全部向下俯视的「上帝视角」高清大图,见证这片古老土地上的青春力量。《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等官方大号纷纷转载。

  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

  比如《中国从哪里来?》,一篇文章讲清楚中国的基本地貌、气候、江河是如何形成的。这是星球研究所一篇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文章,纯科学角度的内容,知识性很强,但由于和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深度合作,增强专业性,同时糅合了很强的家国情怀,让无数国人为自己壮美而强大的祖国感到骄傲自豪,阅读量依然超过了400万,成为星球研究所目前仅次于《什么是武汉?》的第二大爆款。

  长约800千米的念青唐古拉山脉。

  甚至连一篇讲述土星探测器卡西尼号(Cassini)的文章《别了,卡西尼》,也收获300多万的阅读量,并为星球研究所带来近12万的新增粉丝。

  这篇文章巧妙采用了双时间线写作,卡西尼20年探测了什么东西,同时这20年地球发生了什么,二者关联起来,于是那些远在太空的事情就跟地球上我们每个人的20年都发生了联系。不少网友受到感染,情难自禁在评论区作诗感慨,有的甚至「责问」,「为什么不设打赏?!」2019年7月10日早晨,星球研究所推出了当天的文章《什么是武汉?》。和往常一样,1个小时不到,阅读量就突破了10万加。但仅仅3个半小时后,阅读量就冲到100万,这比以前要快得多。耿华军开始意识到这次有些不一样了。

  之后,数据就有点像脱缰野马,增长曲线开始直勾勾往上拉,300万,500万,800万,到第二天中午一举击破1000万大关,成为星球研究所有史以来第一篇千万级别的爆款。

  这种战绩对于垂直领域的专业深度新媒体来说,并不容易。

  星球研究所为什么出手常是爆款?耿华军说,因为优质的地理内容在新媒体上太稀缺了,而需求又大。「我们通过视角+视觉两方面的极致,满足了这个需求。」道理是这样,但如果换一个团队,却不一定能做到他们这种程度。

  以《什么是武汉?》这篇为例。耿华军说,他们专门为这个选题组建了一支9人的团队,从5月开始筹备,前期准备花了快一个月。做什么?看文献。

  他们把市面上但凡能搜集到的关于武汉的文献尽可能搜罗过来,包括书籍、期刊、博士硕士论文(其中电子版资料就有3.35G),还包括作家方方写的随笔集《武汉人》以及知乎微博抖音上关于武汉的话题。

  6月20日,他们正式动工。梳理资料、写作、征图、选图、设计、审校,按照他们一贯的分工合作模式,9个人熬夜加班加点做了20天,其中选图就花了10天,他们从武汉多位摄影师提供的将近30G作品中精选出了66张。

  这篇稿子由耿华军自己来写,「光是开头就写了五个版本。」至于文章到底改了多少版,已经没法数了。

  武汉这篇属于重点稿件,所以战线稍长,但基本上星球研究所平均每篇稿件也都要花10-15天的时间。一般他们会有三四个选题在同时进行。

  做内容精品,是有代价的。星球研究所平均10天才发出一篇文章。

  耿华军也不是不着急,但就是不愿意放低对内容质量的审控标准。

  「做内容要沉淀价值,不是火一下就没了。是可以出书的,过了多少年后来看,也是不过时的。」耿华军希望星球研究所成为选题的“王者”——要做就做到这个领域最好的。

  而所有这些图片,除了少量从商业图库中购买外,90%都是向摄影师征集而来,目前在合作中的摄影师有1000多位。有不少摄影师,通过星球研究所这一平台,也在圈内收获了人气。

  通过极致内容形成品牌后,星球研究所也开始了商业化之路。

  微信公号「星球研究所」发布的《什么是广州?》中使用,摄影师@梁文生。

  近处为沥滘村民低矮破旧的房屋,远处为广州“小蛮腰”等现代城市建筑群,出现在同一画面中,形成强烈的对比。这其实也是广州这个城市的一个缩影,来广州打拼的人,或许晚上在沥滘村这些低矮破旧的民居里居住,一大早起床赶上头班公交到远处的摩天大楼里上班,开始一天的工作。

  「城市解读的高地」

  2018年3月底的一个工作日,成都市委宣传部部长田蓉,特意带着十几个人,挤进了北京北五环外一栋低矮老楼里的一个只有六七十平米的小开间。这是当时星球研究所的办公室。

  田部长造访,是因为半个多月前星球研究所发出了一篇题为《什么是成都?》的文章。这篇文章以「烟火人间3000年」为关键词,讲述了成都这座古老城市的独特地貌、气候、人文、历史、商业、建筑、宗教、交通、市井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一如既往的恢弘大气,客观又温情,在全国范围内(而不只是四川省)引起了持续热烈的舆情反应。

  这不得不让田部长注意到这一新媒体机构的惊人影响力。所以那天,她来京专程探访星球研究所,看看生产出这篇爆款文章的团队究竟长什么样。

  2017年6月5日清晨,天气前所未有的晴好,摄影师嘉楠抓住机会一连拍摄32张照片,最终拼接出了一幅真正的成都全景图。之所以称之为“真正”,是因为它不仅仅是城市风貌,而且还将成都两山夹一平原的基本地理格局,展现得一目了然。近处龙泉山万木并立、郁郁葱葱,远处7000米级的贡嘎、6000米级的幺妹,以及横断山脉的一众山峰都清晰可见。远近两列山脉之间,密密麻麻的人类建筑耸立在广阔的平原之上,规模宏大、生机勃勃。这便是拥有1600万常住人口的超级都市,成都。

  耿华军带领团队将中国地理做了非常细致的解构,以山川、河流、景点以及重大地域特色等维度,总共解构出近300个可以做的选题,这些选题的省份、城市,多数会以《什么是XX?》的格式化标题展现,读者通过一篇文章就可以了解一个地方的全貌。

  成都的那一次余波就一直传递到了700多公里外的另一座古城,西安。

  2018年5月4日,这篇以「鲜衣怒马1000年」为关键词的《什么是西安?》重磅推出。曾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历史人文积淀深厚,星球研究所量体裁衣,从西安「一半山地一半平原」的地貌入手,历数关中自然风光、历史文物、烽火年月、王侯将相、传世诗文、恢弘建筑、民间文化以及现代城市发展和科技创新。毫无意外,又是一篇大爆款。

  雪后丹凤门,为新建建筑,内部是以原丹凤门遗址为主的博物馆。丹凤门是由黄土夯筑而成的正南门,内开5个门道,针对一条宽约176米的大街,是帝王举行登基、改元等大型典礼的场所,为中央帝国威仪的象征。

  前段时间引爆朋友圈的《什么是武汉?》则是中国城市解读的一次新高潮。

  2019年5月初,武汉市委宣传部找到星球研究所,他们看到了之前成都、西安、广州等多个省市的成功尝试后,希望趁着「军运会」于武汉召开在即,星球研究所能用不一样的形式来解读武汉。

  如前文所述,精心打磨之后,这篇以「纵横的江湖,快意的人间」为关键词的雄文横空出世。66张精美绝伦的高清大图,配上修改了无数遍的文字,兼具宏观大势和微观细节,全方位展示了中国这一中部中心城市的地理风光、水土资源、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教育科研、历史人文、古今建筑、商业经济、产业集群、高端科技和风土人情。阅读量突破千万,引发网络舆情强烈震动,不仅《人民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而且被收进了「学习强国」App首页。

  鸟瞰武汉三镇,汉口、汉阳、武昌;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也在这里与长江交汇,共赴大海。

  更关键的是,耿华军从后台数据发现,看过这篇文章的1000多万人,只有40%来自湖北。即便考虑到有很多人是曾在武汉读书、工作或其他交集,这一数据也足以证明,这篇地域话题的文章实际已经打破了地域圈层。

  这篇文章对星球研究所而言也是一个里程碑,显示出星球研究所对城市话题的专业,以及打造爆款的能力已经达到行业顶尖水平。

  这些极具传播度的文章,并不只是在眼下激发了当地的旅游热度,更是对这个城市整体形象的提升,这对当地人才引进、招商引资,有现实且深远的影响。

  微信公号「星球研究所」发布的《上海的魔性在哪里?》中使用,摄影师@曾诚宇2017年5月10日19:27,通过巧摄APP的精确计算,月亮如期而至,「穿」过环球金融中心。要拍摄到这样的场景除了需要运气,还需要精确地计算。

  「解构世间万物」

  「创业idea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往往最开始idea脱离实际、脱离用户,你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一个创业者调整能力的高下比idea还重要。」2018年7月25日,在今日头条与高樟资本联合策划的专题分享「内容创业新势力」中,耿华军如此感慨。

  耿华军自己也在不断调整。在他的简易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摞书,除了《中国地图集》外,其他主要是建筑类的书,比如《中国古建筑二十讲》《中国古代建筑史》《穿墙透壁》《外国建筑史》等等,可以窥见他近期正在攻克的领域。

  长期关注星球研究所的人就会发现,他们的选题领域,越来越宽。这一点从星球研究所的slogan(口号)也可见一斑。最初是,「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自然风光」,后来把「自然」二字去掉了,叫「探索极致风光」,因为不只是探索「自然风光」了,也包括人文风光。再后来又改叫「探索极致世界」,因为不只是探索「风光」了。

  京沪高铁上,驶来的两辆列车就像两条钢铁巨龙。京沪高铁,又名京沪客运专线,是一条连接北京市与上海市的高速铁路,在建成后的第三年客运量就突破了1亿人次。

  这也是为什么,星球研究所开始不断推出类似于《14亿人民通电,中国如何做到的》《15%的中国》《3亿人出走后的世界》这样更多关切人文、社会、经济、建筑、工程领域话题的文章。团队专业背景结构在变,认知在变,而这是耿华军在2016年想不到的。

  微信公号「星球研究所」发布的《14亿人全民通电,中国是如何做到的?》中使用,摄影师@ 宋鹏涛正在建设中的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在特高压线路的铺设过程中,很多工作都是人工来操作,目前还难以完全机械替代,电力工作者的的付出可见一斑。我国仍是全球唯一能够建设±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的国家,也是特高压输电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者之一,这对于中国来说,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之路,也是当前能源格局下的“无奈之举”,让更多人用上更便宜、更清洁的电力,是无数电力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而要支撑星球研究所不断打开新领域,持续生产优质的内容,耿华军认为必须要有很好的商业化支持。「从创办第一天起,我就觉得星球研究所一定要商业化。只有商业化,才能吸引人才加入,组建出专业化的团队,持续生产好内容,而不只是我一个人单打独斗。」星球研究所也的确在实现这一目标。随着影响力越来越大,星球研究所的商业化路径也变得开阔。目前它的广告合作客户不仅有通用、路虎、大众、雷克萨斯、雪佛兰、福特等汽车厂商,携程、新西兰航空、海南航空、维京邮轮等旅行类大公司,还有颂拓、始祖鸟、Gore-Tex、vans、轩尼诗、水井坊等消费类公司,以及中国平安、大疆、抖音等金融、科技、互联网公司。
  耿华军说,未来该公司将不只有to B的广告,还会有to C的产品。

  但这一切的根基,依然在于内容。耿华军说,无论星球研究所在开拓什么新业务,无论是做图文、出版物、视频、音频或其他形式的产品,做极致内容永远是他的初心,「这一点不会变」。

  这个早晨可以吃五六个鸡蛋、酷爱西红柿鸡蛋面,衣食住行都极其简单朴素的男子,此生最大的梦想就是「解构世间万物」。

  他以解构中国为例:从地貌类型角度,它可以拆解为33%的山地、26%的高原、19%的盆地、10%的丘陵和12%的平原;从行政区划角度,可以拆解为34个省级行政区、333个地级行政区、2851个县级行政区、39945个乡镇级行政区、585451个行政村。「把解构出来的东西,一个个做就行了。未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进来,一起做。」微信公号「星球研究所」发布的《什么是浙江?》中使用,摄影师@王飞庆。

  气势恢宏、无以伦比的钱塘江大潮每年都会到来,引得一票观潮者,但这样的场景却无法再复制。

  耿华军认为,探索世界是人类天生的欲望之一,而人的手展开只有两米,脚步一跨不过尺丈,但是通过星球研究所,就能触碰到整个宇宙。「这无异于延长了我的一生,提高了我的人生效率。」创业至今,将满三年。耿华军也常常在思考自己做这件事情的价值和意义。

  项目的名字叫「星球研究所」,那么「星球」是什么?耿华军说:

  星球是我们脚下踩着的土地,也是我们将要去的远方。

  我们都居住在这个星球上,所有生老病死、恩怨情仇、离合悲欢,全都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同时也代表了远方,一方面我们永远没法了解全,另一方面它可能也不是一个实体存在的东西,可能就是代表一个你永远也无法到达的远方,一个遥远的地方,一个从来无法想象的地方。

  耿华军以前特别爱看一个纪录片,叫《旅行到宇宙边缘》。从地球出发,一直到宇宙尽头,人的视野就好像突然被打开了。

  星球研究所的logo,是一个星球,也是一个眼睛。耿华军说,他们希望大家能从自己立锥之所,透过星球研究所,一直看到无限远的地方。

  如果说星球研究所有自己所倡导的精神,耿华军说「那就是热爱地球、热爱人类,驱动人们去不断探索未知,传递正能量。」动态黑色音符

  本文作者系 高樟资本 高级投资经理 熊少翀

  
您可能还感兴趣的文章

参与讨论,请先登录| 注册

新浪微博快速登录腾讯QQ快速登录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 欢迎您,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财富成都立场。 
最大支持255个中英文字符 
全部评论() 最新评论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获得每日精选资讯
官方微博

更多>>最新资讯
市院合作 推动成都唯一国医特色…

9月5日,“院士成都行”暨崇州市人民政府·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天府国际慢城…

我国市场主体达1.7亿户
黄峥自述:我的经历与思考
泡泡玛特神话破灭?
联网公司内斗有多黑?
企业持续增长都有一个核心要素

广告位空缺中,如有需求请联系站长

更多>>热门资讯
创始合伙人之间如何让信任更长久…
创始合伙人之间如何让信任更长久?

创始合伙人有必要经常评估彼此之间的关系亲密程度,以及继续共事的可能性,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黄峥自述:我的经历与思考
联网公司内斗有多黑?
我国市场主体达1.7亿户
市院合作 推动成都唯一国医特色…
企业持续增长都有一个核心要素
推荐服务Recommend Service
深入财富成都
创业交流
交流站
案例
人物
故事
新蓉商
智库分享
专栏
TA说
分享
成都头条
快报
奢华人生
热点话题
读图
财富论坛
最新动态
关注500强
孵化器
官方发布
天府新区
天府快讯
政策
组团
会员服务
智慧社区
推荐服务
合作伙伴
帮助中心
关于我们
RSS订阅
网站地图
加入我们
寻求合作
寻求报道
常见问题解答
投资项目库快捷导航
[{"url":"http:\/\/www.chengduvip.cn\/","img":"http:\/\/chengduvip.cn\/data\/upload\/photo\/Banner\/2022\/11\/b\/638079e33bb0f.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