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现在是大数据时代!现在是最好的时代!互联网金融如火如荼,其核心是什么?互联网是金融的工具还是一种崭新的商业思想、商业模式?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什么、创造了什么?四川金融资产交易所董事长熊云波推荐的这篇智库分享中提到,大数据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资源,大数据时代,或许会解决一些金融的难题……
财富成都智库熊云波分享:互联网金融是近年刚刚出现的词汇,但却被迅速滥用到了浮躁的境界。
网络银行业务、PC或移动支付、P2P借贷、众投网站、理财产品网络销售平台等等,都被披上互联网金融的外衣,并成为媒体力捧的未来金融模式。
互联网金融灵魂的缺失
早在2011年4月阿里巴巴举办的“首届网商小企业融资合作研讨会”上,作为沙龙主持人和嘉宾,我曾突发奇想地提出在当时颇为惊人的论断:互联网微贷将掀起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第三次革命”!
我们知道,第一次是计算机局域网在金融领域的大规模使用(姑且称之为金融web1.0),它满足了人们快速、准确地处理金融业务以及传递交易信息的需要;第二次是互联网在金融业务中的大规模应用(金融web2.0),银行借此开发网络业务,金融交易商凭其开展网上交易,金融服务的边界从一个私有域扩展到无限的Internet空间。
然而,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推动的前两次变革,本质上都只是效率的改进,计算机和网络的使用对于金融逃不出算盘和电话的范畴。那么,第三次(金融web3.0)又是什么?
如开头所述,“互联网金融”正在被各路豪杰快速演绎成令人目不暇接的新业态,这个曾经在两年前让我激动不已的概念,却快速脱离了其应有的灵魂。
什么是互联网金融的灵魂?我以为,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前瞻性信息运用支撑的金融活动才配称之为互联网金融!只有真正的互联网金融才是一场全新的金融技术革命!丢了由大数据、云计算、前瞻信息“三位一体”的灵魂,互联网上的所有金融花头,都只能算是金融web2.0或web2.X而已。
大数据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资源
让我们先回到互联网微贷。
我曾带几家国外金融机构、民营投资集团的朋友拜访阿里金融。
这家2010年成立的小贷公司,已为23.3万阿里网商平台(阿里巴巴、淘宝、天猫)的卖家提供了订单和纯信用贷款,累计放贷额达到766.4亿,平均贷款规模每笔6-7万元,不良率1.03%,申请者获贷比例高达74.8%。
这是一张令人震惊的业绩表,支撑她的是令人敬佩的互联网微贷思想及其实践。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掌握着其电商平台每天记录的海量交易数据,阿里金融正是主要依靠对这些商业活动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为小微商户、淘宝店主提供着信用贷款。
对传统信贷来说,这一以阿里金融为代表的贷款模式之所以是颠覆式的,不是因为其所有贷款决策均由贷款模型给出,所有贷款流程均通过互联网完成,而是因为其对互联网大数据和前瞻信息的创新运用。
在互联网微贷模式中,互联网第一次成为金融活动赖以开展的资源平台而不是技术平台,互联网(包括泛互联网化)为金融带来了最重要的核心资源——大数据。根据全球最权威IT智库Gartner的定义,大数据(Big Data)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元化的信息资产。而这种处理大数据的新模式就是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随着人类社会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几乎每个人都会在互联网上留下越来越丰富的数据足迹(Data Print),这些数据足迹不断塑造着新的社会结构和秩序,同时,也为金融活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数据支持。数据即金融的时代正在到来。
互联网让金融回归金融
金融的本质是资本在现在和未来之间的互换,贷款的回收只能依靠项目的投资回报来最终实现。但是,由于银行缺乏预测项目未来收益的足够信息,传统信贷业务只能凭借企业的财务信息,依靠企业资产抵押或担保措施来保证贷款本金及利息的安全性。把银行活生生办成了典当!在此背景下,缺乏财务完整性和抵押品的小微企业,休想从银行获得贷款。
小微企业是否没有信用?答案是否定的。小微企业只有通过活跃的商业活动才有可能发展壮大,这些商业活动记录着小微企业的信用。只不过在传统的商业环境中,这些交易数据不容易被第三方掌握和整理,它只存在于频繁商业联系的上下游交易者之间,并形成商业信用累积。
我曾经利用浙江省工商局提供的初创期民营企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成立1-2年的小微企业58.83%的外部融资来源于商业信用。而根据台湾地区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的相关数据,应付和预收款融资也达到所有资金来源的24.65%。
可见,商业信用是目前小微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资金来源,但传统银行业无法有效地利用这部分信息。
互联网将改变这一切!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渗透到人类商业、社交和生活的几乎所有领域,交易的数据足迹被保留、归纳、挖掘和分析,成为金融业可利用的信用资产。在阿里巴巴数据平台的3.5亿笔信用记录中,绝大部分是交易信用记录。交易数据从商业信用转化为金融信用,得益于互联网环境下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当然也需要阿里金融们“吃螃蟹”的勇气。
数据即信用,它使交易累积信用,使信用创造财富,使金融成为“屌丝们”也能分享的“平民资源”。
然而,互联网金融最令人激动的却是,交易数据作为最能够反映企业未来收益的真正前瞻性信息,将为“金融回归金融”带来可能!
正如《大数据时代即将到来》作者指出的,大数据是历史上首个可以预测人类短期行为的技术。未来的不确定性,是人类产生恐惧的根源之一。之前我们能够利用的所有数据都是后瞻式的,而互联网上保留着大量前瞻性数据,让我们看到了解决未来预测问题的一丝曙光。
在信用市场,信用信息来源可以从历史借贷记录和财务数据,扩展到交易数据。就如阿里巴巴、亚马逊、京东等电商开始使用交易数据提供互联网微贷;在资本市场,投资者也可以从根据来源于技术面、基本面和内部人的信息做出投资决策,扩展到通过心理数据、行为数据等真正前瞻性信息分析和预测市场。如华尔街的DCM公司和印第安纳大学已经开始运用Twitter留言信息和google心情分析工具,指导股市投资决策并取得惊人的成果。
可以想象,如果金融业能够有效处理和利用大数据中包含着的海量前瞻性信息,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并引发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技术革命!
财富成都编辑部提示:智库分享栏目文章,为财富成都智库、专栏作者及资深会员撰写或推荐分享的内容,目的在于促进投资、创业者们的交流和发展。好东西大家共分享将更具价值。财富成都智库欢迎就此话题撰写、分享更多商业智慧。如果因此侵害了作者本人或相关方的意愿,请您及时告知,我们将暂停分享。(编辑:赵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