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成都创业案例(原创: 吴晓波 吴晓波频道)年后,“滴滴”因宣布裁员2000多人上了热搜,大厂裁员的消息让职场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强化职场核心竞争力成了当务之急。
除了“滴滴”外,近期还有一家互联网公司“爱屋吉屋”因倒闭而上了热搜。这家“创业以来融资最快的独角兽公司”消失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吴老师的分析吧。
口述 / 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本月,互联网中介“明星”爱屋吉屋倒闭了。
爱屋吉屋创办于2014年,曾在18个月里快速融资5轮,市值达到10亿美金,被称为“创业以来融资最快的独角兽公司”。
但在5年后的今天,这个以互联网思维做房产中介的企业,已经从巅峰跌落,黯然关张,成为又一个破灭的互联网“神话”故事。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房地产是中国的天字第一号产业,每年的新房交易量达到12万亿,二手房交易量在6万亿—8万亿。
但在这个庞大的交易市场里,客户们的交易方法却非常传统,基本上是通过大街小巷的房屋中介完成的,然后中介商从买方和卖方各收取1%的佣金,来作为自己的业务收入。
而爱屋吉屋作为行业的革命者,它认为线下的二手房交易市场存在着很贵的租金成本和人力成本,如果把这项业务搬到网上,把物理成本归零,把房屋信息透明化,就能大大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并且爱屋吉屋只从买方和卖方各收取0.5%的佣金,把交易成本下降了一半。
低成本+高效率,爱屋吉屋的这种创新模式,可以说是完全打中了二手房交易的所有痛点。
基于这样的设想,爱屋吉屋创立之后,就开启了高额补贴和烧钱大战来抢占市场份额。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它把成交总额做到了400亿元,而同期链家地产的成交总额大概是1200亿元。
也就是说,爱屋吉屋仅仅成立两年,成交总额就达到链家的33%,而当时的链家已有13年的历史。
随后爱屋吉屋更是打出了“干掉中介,让门店滚粗”的口号,企图用最牛逼的互联网模式,去颠覆最有钱的房地产行业。
这两个赛道的叠加,也让无数风险投资为之疯狂,淡马锡、高瓴资本、晨兴资本、高榕资本等纷纷入局,它们都相信爱屋吉屋的商业模式能够弯道超车,颠覆传统的房产中介行业。
但今天爱屋吉屋已经消失在了行业的视线里,那么为什么在10万亿级的二手房交易市场里,一个行业的革命者却走向了败局呢?
最近网上关于爱屋吉屋倒闭的新闻,引起了大家广泛的讨论,而我觉得最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互联网冲击与服务成本之间的关系。
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就是消解信息的不对称性。
一个商品从A点到B点,从商家到消费者,存在着种种信息壁垒,因此也就形成了传统意义上的分销渠道。当这些渠道被互联网压扁的时候,行业的分销模式就此瓦解,互联网因此而获得胜利。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互联网公司在发起攻击的时候,往往会采取烧钱的方式,一方面尽可能多地垄断货源,另一方面尽可能多地吸引消费者,当这两个目标都实现的时候,就会出现赢家通吃的局面。
但这一模式在房屋中介市场却失灵了,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互联网平台获客成本变得越来越高,并且交易二手房的客户都属于低频客户,当互联网中介公司花很大成本吸引客户来平台注册之后,客户很可能在十年内只交易一次房子。
第二,二手房跟普通商品有着很大的区别,它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服务成本,比如带客户看房、维修房屋以及价格谈判的过程。而这些服务成本是很难单纯在线上被消化的。
爱屋吉屋的倒闭虽然让人感到可惜,但它同时也给很多做中介服务的朋友们一个启迪,那就是面对互联网的冲击,你作为一个中介渠道,必须要培养起自己具有增值服务的能力。如果你仅仅赚的是信息不对称的钱,那么你迟早会被互联网干掉。
但如果你在中介环节培养起了服务的壁垒和增值的能力,那就意味着你仍有存在的意义。
今天,这篇文章的话题来自“每天听见吴晓波”的音频。【点击此处,立即收听】
本周吴老师还聊了聊以下几个话题
点击图片,就可抢先试听哦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门学科我们学了很多年,但是却不能把它运用到日常生活的情况,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我们的学习方法不到位。
本期音频吴老师讲了讲终极学习法。
近年来,进口口香糖的市场销售量下跌了30%,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不是因为口香糖的味道变差,也不是中国人突然不再关心自己的口腔健康,而是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
本期音频吴老师讲了讲手机对口香糖销量的影响。
我们普通人的一天行程都是排得满满的,而全世界最富有的人——巴菲特,他每天都可以有80%的空闲时间花在阅读和思考上,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本期音频吴老师讲了讲巴菲特的时间管理策略。
中国的单身人口有2.2亿人,由于他们没有家庭经济的压力,消费动机基本以自我需求为导向。那么他们的消费方式到底是什么样的呢?